
(1).管理典籍。《文选·班固<答宾戏>》:“ 刘向 司籍,辨章旧闻。” 李善 注引 项岱 曰:“司,主也。籍,书籍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岁借民力,条之於版,《春秋》司籍,即其事也。” 范文澜 注:“《左传·昭公十五年》:‘ 孙伯黶 司 晋 之典籍……’此《春秋》司籍説所本。” 唐 刘知几 《<史通>序》:“自惟歷事二主,从宦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
(2).管理簿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育养婴儿》:“后建客堂,两廡各三楹,司籍、出纳、会计之事皆在焉。”
(3). 唐 代皇宫女官名。属尚仪院,掌四部经籍、笔札几案。 田汉 《谢瑶环》第一场:“天官尚书 梁王 武三思 ,左台殿中侍御史 徐有功 、尚仪院司籍 谢瑶环 同上, 武三思 正与 谢瑶环 争执中。”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
“司籍”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管理典籍
指负责整理、保管文献书籍的职责。例如《文选·班固<答宾戏>》中提到“刘向司籍,辨章旧闻”,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也提到“《春秋》司籍”。这一职能常见于古代文化机构,如汉代刘向曾主管校勘典籍。
管理簿册
指掌管文书、档案等行政记录的工作。清代黄六鸿在《福惠全书》中记载了相关用例,如户籍、赋税等官方文书的登记管理。
唐代女官职位
唐代宫廷设“司籍”一职,隶属尚仪院,职责包括掌管四部经籍(经、史、子、集)、笔札及几案等文房用具。例如田汉戏剧《谢瑶环》中,主角谢瑶环即担任此职。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旧唐书·职官志》或《福惠全书》等原始文献。
《司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掌管户籍、管理人口。在古代,司籍官是负责登记人口、管理户籍的官员。
《司籍》的拆分部首是“司”和“⺮”,笔画数分别为5画和6画。
《司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周礼》中的《春官司籍仆人问对》一文,意思是统计人口、管理户籍。后来,这个词逐渐形成并在古代成为一个固定的词汇。
《司籍》的繁体字为「司籍」。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所以《司籍》的古时候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古代文献中关于该词的记载并不详细,具体的古时候汉字写法无法确定。
1. 现在社区里的人口统计工作由司籍官负责。
2. 司籍官将会登记每一个居民的基本信息。
司法、司令、司龄、籍贯、异籍
户籍、人口登记、人口管理
放任、松散、不统计、不管理
拔头闭壁清野谗妒称孤道寡貙武词客徂没当处盗兵喋盐指抵押品恩意烦襟凤凰来仪附白改正关夫子挂孝故物画卯角艺井谷镜花缘金盘陀纠缦绝世独立科订愧辞窥取坤后猎鹿骡子茂陵刘郎秘狱谋叛目怆有天挠志蓬弧丕阐辟逃殑殑轻亵跂首起死人肉白骨棋置三室绍祚沙悟浄折麻试笔拾荒水艍船水堰司牧太早计特命替班,替班儿讬承瓦罂暇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