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逶迱的意思、逶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逶迱的解释

(1).从容自如貌。《文选·潘岳<马汧督诔>》:“牧人逶迱,自公退食。” 刘良 注:“逶迱,委曲自得貌。”迱,一本作“ 迤 ”。《诗·召南·羔羊》“委蛇委蛇” 唐 陆德明 释文:“《韩诗》作逶迱,云公正貌。” 宋 洪迈 《容斋五笔·委蛇字之变》:“三曰逶迱,《韩诗》释上文云:‘公正貌。’” 宋 朱熹 《送建阳陈丞伯厚还乡》诗:“去步逶迱无愠色,此心惟有古人知。”

(2).徘徊不进貌。 郭沫若 《文艺论集·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诗:“汝在生中无所用乎徙倚逶迱;让汝一生成为事业与事业之连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逶迱(wēi yí)是汉语中一个形容事物曲折延展、连绵不断的书面词汇,常见于古典文学与现代书面语。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本义:空间形态的曲折延伸

指山脉、河流、道路等自然或人工构造物蜿蜒起伏的形态。

例:山脉逶迱数百里,如巨龙盘踞。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卷“辵部”释义:“逶迱,曲折绵延貌。”

二、引申义:时间或抽象的延续性

用于描述时间跨度长、过程连绵的状态,或抽象事物的渐进发展。

例:历史长河逶迱向前,文明脉络生生不息。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3版“逶”字条:“逶迱:形容延续不断。”

三、同义项补充:柔缓舒展的动态

部分文献中隐含动作柔缓、从容不迫的意味。

例:云袖逶迱,舞姿如行云流水。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注:“逶迱,曲折行进状,亦喻舒缓。”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商务印书馆.
  2.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逶迱”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wēi yǐ,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语境理解:

一、基本释义

  1. 从容自得貌
    指仪态从容、自然舒展的状态。如《文选·潘岳<马汧督诔>》中“牧人逶迱,自公退食”,刘良注解为“委曲自得貌”。唐代《韩诗》则释为“公正貌”,强调端庄大方的仪态。

  2. 徘徊不进貌
    表示犹豫不前或缓慢行进的状态。郭沫若在诗作中曾用“徙倚逶迱”形容人在事业中徘徊不前的状态。

二、相关考据

三、注意区分

建议查阅《说文解字》《文选》等古籍原文,或参考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获取更详尽的释义与例证。

别人正在浏览...

暗冥鼇天阿谁裱糊匠并臻拨弄茶色谶记辞工飜涌腹稿辅翼戆讷各奔东西佹辞荷花大少哄然弘恕鬟心虎班浑冥虎跱疆度见説教宗机道进斝积数缉緖觉道沮服俊力喀吧抗正狂海朗朗雷峰鸾衾冕服靡侈纳粮农田辟耳悄切洽色青黛蛾劬力人行横道三种人跚橇沈详水瓮寺壁唐突西施天弢推介无畏施纤杀小鸟依人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