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进奉的意思、进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进奉的解释

[offer as tribute; present with all respect] 恭敬地献给;呈献

进奉珍宝

详细解释

(1).犹进献。《旧唐书·裴度传》:“ 王稷 家二奴告 稷 换父遗表,隐没进奉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上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有司,岁必採办进奉矣。” 李克非 《京华感旧录·话说北京的电灯》:“海军衙门又由国外购得小火轮船三艘进奉。”

(2).指进献的财物。《旧唐书·食货志上》:“先是 兴元 克復京师后,府藏尽虚,诸道初有进奉,以资经费,復时有宣索。”《水浒传》第五七回:“俺的头领,今欲启请大头领将军,下山相救,明朝无事了时,情愿来纳进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进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恭敬地献上:指向尊贵者或上级呈献礼物、贡品,以示敬意。例如“进奉珍宝”。
    • 指进献的财物:如唐代地方向中央缴纳的贡品称为“进奉”。
  2. 历史背景与用例

    • 唐代藩镇常以“进奉”名义向朝廷贡献财物,既有定期岁贡,也有临时进献,如河朔藩镇为巩固中央威权而进奉。
    • 文献记载如《旧唐书》提到“隐没进奉物”,《水浒传》中亦有“纳进奉”的描述。
  3. 社会影响

    • 进奉在唐中后期成为财政重要措施,弥补国库空虚,但也滋生腐败。例如德宗时期进奉盛行,加剧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4.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正式场合,如向领导献礼、祭祀神明等。
  5. 文献出处

    • 除上述经典外,《郎潜纪闻》记载地方官员“採办进奉”茶叶,清代海军进献轮船等实例。

“进奉”兼具动词(进献行为)和名词(进献物)属性,反映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与物质交流的特点。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旧唐书》《水浒传》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进奉的意思

《进奉》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进献、进贡,向上级或革命政权献上物品或词章以示忠诚或敬意。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进奉》的部首是辶和奴,其中辶是一个形声部首,奴是一个意符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3笔。

来源

《进奉》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帝王朝廷的礼仪制度。当时,群臣或外国使者会将贡品或文书献给皇帝或官员,表示对尊贵者的臣服或尊敬。

繁体

《进奉》的繁体字为「進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有时会将《进奉》写作「進献」或「進貢」。

例句

1. 他每年都会利用春节向祖先的神龛进奉供品。

2. 使馆代表团将在明天举行的仪式上向国家元首进奉贺辞。

组词

进贡、进献、进馈、进献、进献品、进贡物

近义词

进献、贡献

反义词

退还、取回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