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镐京的意思、镐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镐京的解释

(1).古都名。 西周 国都。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南 沣水 东岸。 周武王 既灭 商 ,自 酆 徙都于此,谓之 宗周 ,又称 西都 。《诗·大雅·文王有声》:“考卜维王, 镐京 辟廱。”其后 汉武帝 在此凿 昆明池 ,遂沦入池内。今 丰镐村 、 镐京观 一带发现有 西周 遗址和墓葬。

(2).借指京都。 唐 张说 《奉和兴庆宫酺宴》:“ 镐京 陪乐饮,栢殿奉文飞。”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小儿队》:“ 镐京 广燕,方云集於縉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镐京(Gǎo Jīng)是中国古代西周王朝的都城名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以下从汉语词典及历史文献角度对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镐京是西周时期的国都,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沣河东岸。其名称源于周武王灭商后所建都城“镐”,与周文王所建的“丰京”(沣河西岸)并称“丰镐”,是西周政治、文化中心。

二、历史背景与文献佐证

  1. 建都始末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至于周,自酆居镐”,表明周武王灭商后迁都至镐京(公元前1046年),与丰京共同构成西周双都制。

  2. 都城地位

    镐京作为西周宗庙和朝政核心,延续近300年,直至周平王东迁洛阳。《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中“考卜维王,宅是镐京”即描述其选址的合法性。

三、现代研究与考古支持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丰镐遗址发掘报告,镐京遗址面积约10平方公里,出土青铜器、建筑基址及车马坑等,印证其作为都城的规模与功能。该遗址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词源与释义延伸

“镐”字本义为温器(《说文解字》),后专指都城。现代汉语中,“镐京”特指西周都城,亦引申为王朝兴衰的象征,如唐代李白《君子有所思行》“伊昔临镐京”即借指盛世都城。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考古八十年》(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镐京是西周时期的都城,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词义与地理位置

  1. 词义:镐京(拼音:hào jīng)是西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武王灭商后迁都于此,与丰京合称“丰镐”,并称“宗周”或“西都”。
  2. 地理位置: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沣河(古称“酆水”)东岸,具体范围包括长安区斗门镇、马王镇一带。考古发现其遗址面积约4平方公里,但部分区域因汉代昆明池修建被破坏。

二、历史地位与功能

  1. 政治中心:作为西周都城,镐京是周王理政、贵族居住的核心区域,设有宫殿、祭祀场所及陵墓。周成王时期虽兴建东都洛邑(成周),但镐京仍是主要活动中心,直至西周灭亡。
  2. 文化意义:镐京是周礼的发源地,承担祭祀天地、祖先等重大仪式,并设有武库储存兵器,反映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周代传统。

三、别称与后世影响

四、争议与补充

  1. 名称起源:有观点认为“镐京”可能与祭祀仪式相关(如焚烧蒿草祭天),但主流史料未明确支持。
  2. 考古现状:近年考古发现西周大型建筑基址、陶排水管道等,证实其作为都城的规划水平。

镐京是西周王朝存续期间(约前1046—前771年)的核心都城,其遗址对研究早期中国都城制度、礼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现代考古成果进一步揭示了其历史面貌,相关研究可参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官方报告(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什白衣观音爆豆八辔碑铭长养钞突称言垂曜啖舐凋翫顶生王隄堰丰饍辅助盖阙槁伏鲠正割遣恭敏钩用观池谷蟊还精补脑还制夯具何刘候禽花用虎穴监犯谏争嶻然旧名钜室离涣陵晨龙蟠虎遶吕公梦像珉佩宓戏氏年事已高贫褊庆幸日中必湲撒枯上僭神盖神孙税服水潭摅思颂美通借字通天彻地瓦影之鱼向遣夏庭邪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