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乾隆 、 嘉庆 两朝的合称。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诗衰於 宋 ,词衰於 元 。然自 乾 嘉 以还,追踪 正始 者,时復有人。”《孽海花》第三五回:“那也是承了 乾 嘉 极盛之后,不得不另辟蹊径,一唱百和,自然的成了一时风气了。”
“乾嘉”是汉语中对清代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两朝历史时期的合称。这一名称源于帝王年号,既指代时间范围,也涵盖该时期的政治、学术特征。以下从词义、历史内涵及文化影响三方面展开:
词义溯源
“乾”取自《周易·乾卦》“乾,元亨利贞”,象征天行刚健;“嘉”源于《尚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伏”,意为善美。两字组合成复合词,最早见于清代官方文献《清实录》,用以指代两朝政权交替的连续性。
历史内涵
乾嘉时期以考据学兴盛著称,形成“乾嘉学派”。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该学派主张“实事求是,无征不信”,注重文字训诂与古籍考订,代表学者如戴震、段玉裁等,其研究方法被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评价为“中国文艺复兴前奏”。
文化影响
此阶段编纂的《四库全书》收录典籍3461种,成为中华文化集大成之作。语言学家王念孙《广雅疏证》等著作,系统运用“因声求义”训诂原则,奠定汉语音韵学研究基础,《汉语大词典》将其方法论列为传统语言学典范。
注:以上内容综合《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清代学术源流》(中华书局)等权威文献,核心史实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核查原始史料。
“乾嘉”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历史时期的合称
指清朝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两朝,合称“乾嘉时期”。这一阶段是清代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学术文化领域尤为突出,形成了以考据学为核心的“乾嘉学派”。学者们注重对古代典籍的整理与考据,代表人物如惠栋、戴震等,推动了经学、史学、文字学的系统研究。
姓名学中的寓意
作为人名组合,“乾”取自八卦之一,象征天、阳刚、进取;“嘉”寓意美好、吉祥。两字结合多用于男性名字,寄托积极向上、品德高尚的期许。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历史研究中多指第一层含义。
版部备卫犇佚佛塲惨无人理层亘拆除城堑虫儿炊粱跨卫纯银打抖大风曲殚虑订明东捱西问封行丰重焚契市义孚惬阁皁黑幕訇轰解了絜行精精鞠护凯风寒泉之思空儿狂蜂浪蝶沥款另有洞天柳公权驴皮影漭卤马前课明前牧区飘瓦虚舟凭河平至破镝浅蹙情志钦鸮嚅动盛聘矢橛时限首言谈道儿逃荒拓都吾丘子线虫象辞乡贵县男邪津细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