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ser] 利用某些物质原子中的粒子受激发而发出的光,其相位、方向、频率完全相同,颜色很纯,能量高度集中
某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或电刺激,使低能级的原子变成高能级原子,而辐射出相位、频率、方向等完全相同的光,这种光叫激光。也称莱塞。其特点是颜色纯,能量高度集中,在工业、军事、医学、探测、通讯等方面可广泛应用。 艾青 《光的赞歌》诗:“光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X光,照见了动物的内脏;激光,刺穿了优质钢板。”
"激光"是汉语中对"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意译词,指通过受激发射实现光波放大的特殊光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利用某些物质原子中的粒子受激发而发出的光,具有方向性强、亮度高等特性"(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从物理特性分析,激光具备三个核心特征:
该术语的构词法体现汉语科技词汇特点,"激"取自"激发","光"指电磁波,完整表达"受激发射产生光"的核心机理。在专业文献中常与"自发辐射"形成对比,如《光学原理》教材所述"激光区别于普通光的本质在于受激辐射占主导地位"(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光学教程》第5版)。
激光(Laser)是“受激辐射光放大”(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缩写,指通过受激发射过程产生的特殊光线,具有高度一致性、高亮度和高能量密度等特点。
物理特性
激光由相位、频率、方向完全一致的光子组成,属于相干光,传播路径笔直不扩散。其亮度可达太阳光的100亿倍,且颜色极纯(单一波长),如医用的400-1000nm可见光。
能量特性
通过粒子数反转机制实现能量放大。当介质中高能级粒子数超过低能级时,受激发射占主导,产生能量高度集中的光束。
激光器由泵浦源、增益介质和谐振腔构成。泵浦源激发介质粒子至高能态,形成粒子数反转;谐振腔通过反射筛选特定波长的光子,实现光放大。
1964年钱学森提议将“镭射”更名为“激光”,以体现其“受激发光”的本质。作为20世纪重大发明之一,激光被誉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亮的光”。
如需更深入的技术细节,可参考、6、7等来源。
拜茶标示冰流子簿决厕牏持仓量充饱充沛楚风打笃磨大故大穷调奸杜父鱼俄顷風霜烽侦沟门锢塞黑手合阵皇树缓刑回鱼筯豁蒙楼楗石检讨嘉选嘉贞敬迹惊异久稽空当子,空当儿醪糟泪晶连山眉栗栗危惧鸾鹄停峙落点马户马虎子脑合凝望屁话浅尽切紧切理厌心情非得已球扇形舍己从人神领意得沈隐神越四海之内皆兄弟搜句同名望江亭项图显章獬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