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山眉。 唐 温庭筠 《醉歌》:“ 临邛 美人连山眉,低抱琵琶含怨思。” 曾益 注:“《西京杂记》:‘ 文君 眉色姣好,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亦省作“ 连山 ”。 清 蒲松龄 《锦边莲》诗:“慵妆一綫红生肉,画黛连山緑效顰。”参见“ 远山眉 ”。
“连山眉”是一个源自古代文学描述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本义
“连山眉”即“远山眉”,形容女子眉形如连绵起伏的远山,纤细柔美、婉约动人。这一意象源自汉代卓文君的典故,《西京杂记》记载其“眉色姣好,如望远山”,后成为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女性妆容描写。
引申义(需谨慎参考)
部分资料(如)提到其作为成语时,比喻“事物接连不断出现或形势发展迅速”。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为现代衍生或误传。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高权威性来源如沪江在线词典及《西京杂记》原文。
《连山眉》是一个成语,表示形容山峰连绵如眉毛一样的景象。它描绘了山脉连绵起伏、层叠起伏的美丽景色。
《连山眉》有三个字,它们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连山眉》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宣公六年》:“将连山狐裘,负罽褛。” 繁体字为「連山眉」。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有所不同,以《连山眉》为例,古时候的写法是「連山眉」。
以下是《连山眉》的例句:
远望山脉,连山眉绵延至远处。
与《连山眉》相关的组词有:
《连山眉》的近义词是「连绵起伏」,反义词是「孤峰独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