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解印绶的意思、解印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解印绶的解释

解下印绶。谓辞免官职。《汉书·薛宣传》:“ 游 ( 谢游 )得檄,亦解印綬去。”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 敬子 解其意。一夕,解印綬遁去。” 梁启超 《匈牙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十二节:“ 噶苏士 既解印綬,旋察 古鲁家 之异志,知事不可为,乃避难于 突厥 。”亦省作“ 解綬 ”、“ 解印 ”。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郡政有错,争之不从,即解綬去。” 唐 王维 《济上四贤咏》:“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 元 张可久 《朱履曲·归兴》曲:“堂上先生解印,松边稚子迎门。”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下官 苏州 太守 卜康民 ,地处衝繁,事多盘错,未得掛冠之便,难萌解綬之心。”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解印绶”是古代汉语词汇,指官员主动解下象征职权的印信和绶带,表示辞去官职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分解

    • 解:指解开、解除,此处意为主动卸下。
    • 印绶:古代官员的官印和系印的丝带,代表职权与身份。如《汉书》记载“佩其印绶”即指官职象征()。
  2. 历史用例

    • 《汉书·薛宣传》提到谢游“解印绶去”,即辞职离开()。
    • 宋代岳珂《桯史》记载李敬子“解印绶遁去”,描述其弃官隐退()。
  3. 引申含义
    该词不仅指物理动作,更强调对官职的主动放弃,常见于官员因不满政事、避祸或追求自由等情境,如梁启超描述匈牙利政治家噶苏士“解印绶”避难()。

  4. 简化形式
    古籍中常简化为“解绶”或“解印”,如汉蔡邕《陈仲弓铭》用“解綬”表达辞官()。

总结来看,“解印绶”是古代官员身份解除的标志性动作,蕴含文化象征与历史语境,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其深层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解印绶的意思

《解印绶》是一个成语,意为解开袍袖上的印绶,比喻解除身上的束缚。可以形容解除困扰或排除障碍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解印绶》的拆分部首是“卩”和“纟”,它们分别代表着“印章”和“纺织品”的意思。整个成语有11个笔画,属于较为复杂的汉字。

来源

《解印绶》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这篇文章中。文章中描述了一个梦境,主人公在梦中解开了自己袍袖上的印绶,意味着解脱了尘世的桎梏。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比喻解除束缚、解脱困扰。

繁体

《解印绶》的繁体字为「解印绶」,与简体字形状相同,只是书写风格稍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解印绶」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变化。

例句

1. 他突然发现一种方法,解印绶了他多年来一直困扰的问题。

2.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我们才能解印绶,实现自己的梦想。

组词

解脱、解除、解放

近义词

解脱、解除、解放

反义词

束缚、困扰、桎梏

别人正在浏览...

安徽百川灌河比邻采兰蔡屣延才惨结枨触趁时川奠楚竹燕歌存纳大乔达知叠雪返还泛纳泛濆幡伞奉巾栉刚瘅乖龙龟肠棍成寒盟函塞黑爪花甲之年花舞挥剑成河祸福有命戒励节理就刑具详窥避扩被铃轩凌阴六结芦牌米醋奴颜婢色芞舆曲宥仍迭森森蹜蹜上食烧煳了卷子折措沈凝庶姜私道孙词榫凿桃花源记僮竖脱似王伯齐文衮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