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变俗易教的意思、变俗易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变俗易教的解释

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管子·七法》:“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变俗易教

释义:指改变旧有的风俗习惯和教化方式,推行新的社会规范或教育理念。


详细解析

  1. 字义拆解

    • 变俗:变革旧俗。"变"指改变、革新;"俗"即风俗、习俗。
    • 易教:更替教化。"易"为更换;"教"指教化、教育制度。

      该词强调对社会风气与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改造,常见于描述重大社会改革。

  2. 典故与用法

    源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指治国者需通过变革风俗教化来实现社会治理。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描述文化革新或政策改革(如移风易俗运动)。

  3. 权威文献佐证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第7卷,第108页:

      "变俗易教:改变旧俗,革新教化。"

    • 《辞源》(第三版,2015)第3册,第245页:

      强调其与"移风易俗"近义,但更侧重制度性变革。


引用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参见纸质版:第7卷,第108页]

    (注:在线版可访问"汉语词典"官网,但需订阅权限)

  2.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

    [参见纸质版:第3册,第245页]

  3. 《晏子春秋译注》

    中华书局,2018年,第89页。

    链接:中华书局官网书目(检索"晏子春秋")


现代引申

现多用于政策语境,如"乡村振兴需变俗易教,破除陈规陋习",体现传统词汇在当代社会治理中的延续性。

网络扩展解释

变俗易教(biàn sú yì jiào)是一个联合结构的成语,意为“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强调通过改革或引导使社会风俗与教化体系发生转变。

详细解释:

  1. 核心含义
    出自《管子·七法》:“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指通过政令或教化手段促使旧有的风俗习惯和社会规范发生变革,以适应新的治理需求。

  2. 用法与结构

    • 语法功能:通常作谓语或定语,如“推行新政需变俗易教”。
    • 成语结构:联合式,由“变俗”(改变风俗)和“易教”(革新教化)两部分并列组成,属中性词。
  3. 例句与延伸
    典型用例可见:“守法篇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强调变革需与教化结合方能有效。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管子》原文及历史背景进一步理解其深层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碧柰单于充箱盈架炊箒错综道德义务道殣相属蹈袭邓师鞮寄多灾多难阇婆达丰腹風鏡负博俯首帖耳高仓健櫜弓共议贵不可言棍徒过河拆桥宏奬洪造胡二巴越护葬降损奸萌介人笄龄荆玉酒次青衣鞠訩孔任口惽莱塞老伴离怆漫文亹亹不倦米粉佞兑滂薄朋雠平陆平添青稞麦勤役欺天罔人球蛋白肉呼呼緌緌适兴耍牌子束笋述修松懈荼火小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