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徒的意思、棍徒的详细解释
棍徒的解释
恶棍,无赖。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四折:“我如今放你去,若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那 支助 是个棍徒,见 得贵 不肯引进自家,心中正在忿恨,却好有这个机会,便是生意上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发各告示》:“或有无籍棍徒,指称本县亲友宗支,潜藏境内,招摇誆骗。”
词语分解
- 棍的解释 棍 ù 棒:棍子。棍术。棍棒。木棍。铁棍。 称坏人:恶棍。赌棍。 棍 ù 捆扎:“棍申椒与菌桂兮,赴江湖而沤之”。 古同“混”,混成。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徒的解释 徒 ú 步行:徒步。徒涉。 空:徒手。 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 只;仅仅:家徒四壁。 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 人(多指坏人):匪徒。暴
网络扩展解释
“棍徒”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代恶棍、无赖或流氓,常用于形容品行恶劣、为非作歹的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指无赖、恶棍,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强调其不务正业、欺压他人的行为。
- 发音:拼音为gùn tú,繁体写作“棍徒”。
2.历史与文学用例
- 元代戏曲:如元杂剧《李逵负荆》中提到“拿得这两个棍徒,将功折罪”,体现该词在古典文学中的使用。
- 明清小说:《警世通言》等作品中,常以“棍徒”形容市井中的诈骗、勒索之徒。
3.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流氓、地痞、恶棍、无赖汉。
- 反义词:正人君子、善士。
4.社会语境
- 负面形象:多用于描述社会底层中通过威胁、欺诈等手段牟利的人,如“棍徒勒索商家”等场景。
- 法律文书:清代《福惠全书》提到“无籍棍徒”,指称无固定职业的违法者。
5.现代使用
- 演变:随着时代变迁,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但在描述传统故事或特定语境时仍会出现。
“棍徒”一词承载了浓厚的道德批判色彩,既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恶行的谴责,也展现了汉语词汇在历史语境中的动态演变。如需进一步了解古典用例,可参考《李逵负荆》《警世通言》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账号额度使用完毕,请更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