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时期纵横家。号犀首,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人。初在秦国任大良造(掌握军政大权的高官)。后至魏国任将军,主张合纵抗秦。公元前323年发起并联络燕、赵、中山、韩、魏五国对抗秦国。后又担任魏相。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军事家,以合纵抗秦的策略闻名。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公孙衍(生卒年不详),名衍,号犀首,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人。他早年仕于魏国,后辗转效力于秦、魏、韩等国,是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张仪齐名。
公孙衍虽未彻底成功,但其合纵策略为后世苏秦、孟尝君等延续,与张仪的连横形成对抗,深刻影响战国格局。司马光评价其“可笑公孙衍,酣歌夸丈夫”,侧面反映其争议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军事外交细节,可参考权威历史典籍或、3、10的原始内容。
公孙衍(gōng sūn yǎn)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四个字组成。下面将逐一讲解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公孙衍是一个人名,在古代是一个富有和有学问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财富和学识。
公(公1):主要部首是公,总笔画为4。
孙(子5):主要部首是子,总笔画为5。
衍(行6):主要部首是行,总笔画为6。
公孙是姓氏,衍是名字。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人名的组合。
公孫衍(gōng sūn yǎn)的繁体字为公孫衍。
在古代,公孙衍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相同,没有什么差异。
1. 他是一个公孙衍,家里有很多财富。
2. 公孙衍以其高超的学识深受人们敬仰。
公孙后代、衍生物、衍生品等。
富贵、财富、有学问。
贫困、贫穷、无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