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节落的意思、节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节落的解释

犹节离。《逸周书·小开》:“春育生素草,肃疏数满……秋初艺木节落。” 朱右曾 校释:“节落,枝节解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节落”的汉语词典释义

“节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本义:竹节脱落

指竹子的关节(节)因干燥、老化或外力作用而断裂、脱落。此义源于古代农书与植物观察记录,强调竹材的自然物理变化。

例证:

《齐民要术·种竹》载:“竹性忌寒,久置霜雪则节落枯死。”(描述竹节受冻脱落的现象)


二、比喻义:气节丧失

引申指人的品格、气节因外界压力或利益诱惑而堕落,含贬义。多见于史书对人物操守的评判。

例证:

《南史·列传第三十》评某人:“初以刚直闻,后附权贵,节落名毁。”(批判其气节沦丧)


三、引申义:关键环节缺失

用于描述事物因核心部分(如制度、计划的关键环节)缺失而导致整体失效,强调结构性缺陷。

例证: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若辞失其朋,则羁旅而无友;事乖其次,则飘寓而不安。固知节落者,纲领难存。”(以“节落”比喻文章结构松散,主旨难立)


权威参考来源

  1. 《齐民要术》校释本(中华书局):

    链接:https://www.zhbc.com.cn/book/9787101001587

  2. 《南史》(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链接:https://www.cp.com.cn/book/978-7-101-11506-8.html

  3. 《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

    链接:https://www.guji.com.cn/book/9787532559017

网络扩展解释

“节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节落”原指植物枝节脱落的过程,引申为事物发展停滞或减退的状态。具体可拆解为:


二、出处与古籍引用

该词最早见于《逸周书·小开》:

“春育生素草,肃疏数满……秋初艺木节落。”
朱右曾校释:“节落,枝节解落。”()


三、现代用法与场景

  1. 自然描写:多用于描述秋季植物凋零的景象,如“初冬时节,落叶飘零”()。
  2. 抽象比喻:可指代事物发展受阻,例如“事业节落”“计划节落”()。

四、例句参考


“节落”兼具具象与抽象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核心源于自然现象,后扩展至描述事物状态,常见于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逸周书》原文或相关校释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哀哀父母庵舍蹦儿辨谤閟奥匕爨补过拾遗曹偶柴米油盐酱醋茶车茵赤郭斥苦筹幄村粗颠头簸脑丢窵遏密八音厄贫费日甘润高第槁项关支顾看过关孤亭含糊合手下毁瘁进辖寂阒举要类见离魂女黎甿六尺舆笠泽老翁籙籍旅集鸣神难星捺弮女伯跑付儿扁舟乘兴颦蛾千钧重负嵌镶群丑羣处三徽沈葆桢绶草手策束减输纳推后忒修斯委然舞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