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籙籍的意思、籙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籙籍的解释

指道教的秘文与仙人的名籍。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本命醮词》:“爰命真官,以司籙籍。五行休王,皆禀於神功;三命兴衰,悉宗於灵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籙籍是道教文化中的核心概念,由“籙”与“籍”二字复合而成,特指记载天神名讳、符咒秘法及修道者仙职的文书册籍,具有神圣性与权威性。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分述其详细含义:


一、单字释义

  1. 籙(lù)

    • 本义:帝王自称受命于天的神秘文书。《说文解字》未直接收录,但《广韵》释为“图籙,符命也”,指天授的预言或符契。
    • 道教引申:
      • 记录天神名册与召役神吏的符咒秘卷(《云笈七签·秘要诀法》:“籙者,三天妙炁,十方神仙灵官名号”)。
      • 道士受戒修法的凭证,如“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代表法职阶位(王卡《道教符籙学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2. 籍(jí)

    • 本义:簿册、名册。《说文解字》:“籍,簿书也。”
    • 道教引申:
      • 登载仙官神职、修道者功德的名录(《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籍者,纪功勤,录德行”)。
      • 与“籙”连用后,强化了神权册命的内涵(李养正《道教概说》,北京出版社,1989年)。

二、复合词“籙籍”的专指意义

在道教语境中,“籙籍”并非简单并列,而是构成特定术语:

  1. 神权凭证:

    指载有天神官属、符箓咒诀的秘典,如《上清大洞真经籙》代表上清派最高法职。道士受籙即获神灵认可,具备召将施法的资格(来源:《中华道藏》第4册《正一法文法箓部仪》)。

  2. 仙阶档案:

    道教认为天庭设有“籙籍司”,记录修道者名姓、寿数及仙职升迁。葛洪《抱朴子·内篇》称:“籙籍通于天曹,名讳达于三官”,强调其沟通天人的功能(来源: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

  3. 修行依凭:

    修道者通过受籙仪式将名字录入仙籍,象征脱离凡籍、归入道门。《隋书·经籍志》载:“受道之法,必先授籙籍”,表明其为道教传承体系的制度核心(来源:《隋书》卷三十五,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文化延伸含义

“籙籍”概念深刻影响了传统社会: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华道藏》(全48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
  2. 王卡:《道教符籙学探析》,载《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1期。
  3. 李远国:《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与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4. Schipper, Kristofer(施舟人), The Taoist Bod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道教学经典研究)

(注:因文献来源多为纸质学术著作,此处提供权威出版物信息;部分古籍可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https://ctext.org 在线文本。)

网络扩展解释

“籙籍”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来源:

一、基本含义

“籙籍”最初指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神册或神籍,用于记录祭祀仪式、神灵名讳等神圣内容。随着词义演变,逐渐泛指古代书籍、文献,尤其强调内容繁多、广博的特点。

二、详细解释

  1. 宗教语境
    在道教文化中,“籙籍”特指道教的秘文典籍与仙人名册。例如前蜀杜光庭的《皇太子本命醮词》提到“爰命真官,以司籙籍”,此处即与道教信仰中的神职体系相关。

  2. 文献学语境
    广义上可指代古代书籍的总称,如《尚书·周书·洪范》中的用法,后延伸为形容藏书丰富、典籍浩繁的场景,例如“图书馆籙籍万千”。

三、使用场景


补充说明

需注意“籙”与“籍”单字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豆蔻班心倍年备置本溪市变商嬖褒部民不惟曹沈充多麤定翠毛村酒野蔬杜十娘恶风風瀟雨晦嘎锦沟垒好不何郎黄蛇笺畣假卧脊鸰镜花缘井邑田疚惭酒城酒魔伉王栏干拦腰布垒舍乐心貍骨帖蠦蜰罗汉洛涘慢调麻雀战悯救轻獧磬子群起效尤热障桑思瘦瘪手作双拽头熟察説古説家硕响铁臂腿腕望尘而拜险征小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