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解甲的意思、解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解甲的解释

[take off the armour] 脱下作战时穿的铠甲

解甲归田

详细解释

(1).脱下战衣。指军事行动间歇期间的休息。《吴子·料敌》:“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南史·宋纪上·武帝》:“帝驰还 石头 ,斩 徐赤特 。解甲久之,乃出阵於 高塘 。”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 郭晞 ﹞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譁者死。’”《水浒传》第八六回:“ 宋江 、 卢俊义 同 吴用 、 公孙胜 并马回寨,将息三军,解甲暂歇。” 明 申时行 《题清秋出塞图》诗:“荷戈不解甲,挽粟仍飞芻。”

(2).指武将辞免官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於是解甲归宗,释兵返族。”

(3).放下武器,投降。 前蜀 花蕊夫人 《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寧无一箇是男儿?”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 胡公 ( 胡深 )受 石抹公 国士之遇,既解甲内附,而又献谋以取 处州 。”

(4).指草木种籽开裂生芽。语出《易·解》:“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 汉 扬雄 《太玄·释》:“阳气和震,圜煦释物,咸税其枯,而解其甲。” 范望 注:“阳气温暖,万物咸税枯解甲,而生於太阳之中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解甲的汉语词典释义

1. 字面本义:脱下铠甲

指古代士兵在战斗结束后卸下作战时的护身甲胄,象征停止战斗或结束军事行动。

例:《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解甲而息”,描述士兵休战状态。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左传译注》(中华书局)。

2. 引申义:军人退役或辞去军职

泛指军人离开军队,回归平民生活,强调脱离军事身份。

例:古语“解甲归田”指战士退伍回乡务农。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3. 比喻义:卸下责任或放下负担

扩展为脱离繁重事务、释放心理压力的抽象含义,适用于非军事语境。

例:“解甲投戈”比喻彻底放弃争斗,现用于描述结束高压工作后的放松状态。

来源:《中华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收录“解甲”释义及用例。

  2.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详释“解甲”的历史语义演变。

  3.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解析“解甲”在典籍中的军事语境。

  4. 《左传译注》

    中华书局,2016年版,提供“解甲”的经典文献出处。

  5. 《中华成语大辞典》

    中华书局,2003年版,收录“解甲归田”等成语的释义及典故。

(注:因部分工具书无公开在线链接,来源仅标注出版社及版本信息,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或正版电子书平台查阅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解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意义
    指脱下作战时穿的铠甲,字面动作表现为解除武装。例如《三国演义》中“不许解甲宿睡”,强调士兵保持战备状态。
  2. 军事语境
    引申为停止战争或结束军旅生活,如“解甲休士”,常用于描述军队休整或退役。

二、引申义与文学用例

  1. 归隐田园
    常与“归田”连用为成语“解甲归田”,指军人退役后回归平民生活,体现和平愿景。
  2. 投降或放下敌意
    如五代时期诗句“十四万人齐解甲”,暗含投降意味;亦可比喻消除戒备,如“解甲倒戈”。

三、文化内涵

该词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平的向往,既反映战争与安宁的对比(如《淮南子》中“三年不解甲”的长期战事记载),也通过“归田”意象传递农耕文明对安定生活的推崇。

“解甲”既是具体动作,也是象征符号,其多重含义在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成为理解古代军事与人文精神的关键词之一。

别人正在浏览...

懊恼歌百叶髻傍晩匾蒲澄朗吃青赐板盗国帝寝亸委逢颠冯凌宫车出公格函牛之鼎豪勇化内患难之交翦彩蹇钝骄儿节油浄神空船枯涩老瓦盆乐謌连结理民縻费南壄霓幢哦嗬偏曲嵌缝戚促骑楼罄身器识启用认杀如龙似虎善庆史传石脉适纔熟菜顺说书佐送老叟兵腾跞涕泗交下退让贤路托人情王灵官晚唐体文弱物表笑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