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赐板的意思、赐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赐板的解释

谓以白板书官爵赐人,无印绶,仅得虚衔而已。《魏书·肃宗纪》:“丁酉,谅京尹所统,百年以上赐大郡板,九十以上赐小郡板。” 清 梁章鉅 《浪跡丛谈·虚衔》:“国家引年之典,有赏给虚衔者,即古人所谓赐板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赐板(cì bǎn)是古代中国君主授予官员官职或爵位时的一种礼仪性文书,象征权力与身份的正式确认。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字义解析

  1. 指帝王或尊长给予下属恩赏,体现上对下的权威性授予。

  2. 原指书写诏令的简牍(如笏板),引申为记录官职任命的官方文书。

二、文化内涵

赐板不仅是实物文书,更承载礼制意义:

三、历史用例

唐代文献《通典·职官》载:"五品以上官员,皆赐金装板",指高阶官员获镶金笏板,彰显身份等级。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赐板”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用于古代官爵封赏制度中,其核心含义为:以白板书写的荣誉性官爵封号,不授予实际印绶或职权,仅作为虚衔。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赐板”字面意为“赐予板状文书”。古代以木板书写官爵名称,象征性授予受赐者,但无对应的实权或俸禄。例如《魏书·肃宗纪》记载,北魏时期曾对高龄老人“赐大郡板”或“小郡板”()。

  2. 历史背景与实例

    • 北魏时期:通过“赐板”表彰年长者,如“百年以上赐大郡板,九十以上赐小郡板”()。
    • 清代延续:学者梁章鉅在《浪跡丛谈》中将“赐板”类比为虚衔,说明其作为荣誉制度的延续性()。
  3. 性质分析

    • 象征意义:强调社会地位而非实际权力,类似于现代“名誉称号”。
    • 文书形式:以白板书(未加盖官印的简牍)为载体,区别于正式任命文书()。
  4. 类似现代概念
    可类比为当代的“荣誉市民”“名誉教授”等称号,体现对个人贡献或身份的认可,但无行政职能。

“赐板”是古代中国特有的荣誉封赏制度,兼具礼仪性与象征性。如需更深入的历史案例,可参考《魏书》等文献(来源综合自)。

别人正在浏览...

奥义败柳残花枹蓟鄙夫参观者侈盛串讲吹乳初税亩寸莲都场陡趄蠹怪非意隔辙孤鹤河鳗惶惶不可终日徽荣火数坚良检谱角觝憍慢脚踏实地界划进种善群救过雷嗔电怒两合土六队六耳不通谋麦纹纸忙银蛮牋美新弥迤摩罗谟明凝神定气偏听偏言迫遣青律七条杞夷榷取趣严柔缓散目撒手鐧善女声猷石霤水患松箑堂息特卓童稚投传王姬汙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