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函牛之鼎的意思、函牛之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函牛之鼎的解释

大鼎。《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敢入。” 高诱 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后汉书·刘陶传》:“其危犹举函牛之鼎,絓纤枯之末,诗人所以眷然顾之,潸焉出涕者也。” 李贤 注:“函牛之鼎谓大鼎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能》:“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亦省作“ 函牛鼎 ”。 宋 梅尧臣 《依韵自和送诗寄潘歙州》:“源流本慷慨,吐论皆经邦。量犹函牛鼎,吾徒媿罌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函牛之鼎”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典故

  1. 最早记载:
    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不敢入。”
    意为大鼎中的水沸腾时,蚊蝇不敢靠近,暗喻宏大之物自有威慑力。
  2. 历史引用:
    南朝范晔《后汉书·刘陶传》用“其危犹举函牛之鼎,絓纤枯之末”比喻以小承大的危险。

三、用法与比喻


四、相关延伸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淮南子》《后汉书》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函牛之鼎

《函牛之鼎》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指读书人的学问广博,才学深厚。

拆分部首和笔画:函(⺘)牛(⺧)之(⺹)鼎(⺣)。

来源:《东方宝应》是南朝梁·郦道元创作的一部奇幻小说,其中有一段对话:“押沙明于极芬氏,困馀辈于山岳间者,读书学问多似函牛之鼎。”这段话中的“函牛之鼎”一词由此而来。

繁体:《函牛之鼎》的繁体字为「函牛之鼎」。

古时候汉字写法:根据《说文解字》记载,函鼎是一种古代的容器,用作储物或者煮饭。函鼎部分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但是字形保留下来,用于表示“函”的意思。

例句:
他读书很用功,学问渊博,可以说是函牛之鼎。
他的知识不仅广泛,而且深入,真可谓函牛之鼎。

组词:函才、牛学、学问深厚、博学多才。

近义词: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博学多闻。

反义词:浅薄无知、知识贫乏、野心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