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 、 三国 时 叟 人被征募为兵者,作战英勇,称“叟兵”。《后汉书·刘焉传》:“ 兴平 元年,征西将军 马腾 与 范 谋诛 李傕 , 焉 遣 叟 兵五千助之。”《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璋 復遣别驾从事 蜀郡 张肃 ,送 叟 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 曹公 。”
“叟兵”是东汉至三国时期对特定兵源的称谓,其详细解释如下:
族群来源
“叟”是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泛称,可能与“西南夷”有关,并非指老年人。叟兵即由这些族群组成的士兵。
军事表现
史书记载叟兵骁勇善战,常被诸侯争相招募。例如:
地域关联
因蜀地被称为“叟”,蜀兵也被泛称“叟兵”。李严的江州集团核心兵力即以叟兵为主。
“叟兵”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军事概念,体现了古代少数民族在战争中的作用。如需更完整的历史记载,可参考《后汉书》《三国志》等原始文献。
《叟兵》是指老年人参与军队的战斗行动,即年老而能战斗的士兵。
《叟兵》的部首是“⺶”和“八”,部首的意义分别是“老”和“兵”,总体意思是老年人和兵士的结合。
《叟兵》的总笔画数是16画。
《叟兵》一词来源于古代文字,是中国汉字的一个词汇。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叟兵」。
在古代,汉字《叟兵》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由“⺶”和“八”两个部首构成。
1. 这位叟兵老兄是我们军队的砥柱,为我们赢得了许多胜利。
2. 老人也可以成为叟兵,用他们的智慧和经验为国家做出贡献。
叟兵结伴、壮叟兵、叟兵警卫、老叟兵、叟兵大队
老人军人、老兵
青壮年、年轻兵士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