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军鞞的意思、军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军鞞的解释

军中用的鼙鼓。 唐 韦应物 《郡楼春燕》诗:“众乐杂军鞞,高楼邀上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军鞞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军事器具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词义、文献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源分析 “鞞”为形声字,从革,卑声,本义指刀剑鞘末端的铜饰,后引申为鼓类乐器的代称。《说文解字·革部》载:“鞞,刀室也。从革,卑声”,段玉裁注指出该字在《诗经》中已引申指战鼓。汉字“军”从车从勹,甲骨文字形象征战车环绕,本指古代军事编制单位。

二、核心词义 在军事语境中,“军鞞”特指古代军队使用的小型战鼓,具有以下特征:

  1. 形制特征:直径约30厘米的单面鼓,蒙牛皮,配青铜鞞环(参考《周礼·夏官》鼓人职守记载
  2. 功能属性:兼具乐器与军械双重性质,既用于祭祀雅乐,也用于战场传令
  3. 声学特性:《释名·释乐器》载“鞞,裨也,助鼓节也”,说明其音调较高,常与建鼓配合使用

三、文献征引 该词多见于先秦至唐代文献:

需要说明的是,“鞞”存在多音现象,《广韵》载“部迷切”(bǐng)与“府移切”(pí)二读,现代汉语词典统读为bǐng。该词属历史军事用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单独收录,建议专业研究者参考《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237页获取完整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军鞞”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指军中使用的鼙鼓,属于古代军队中的乐器或信号工具。鼙鼓通常为小型战鼓,用于传递军事指令或鼓舞士气。

字义分解

文献例证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郡楼春燕》中写道:“众乐杂军鞞,高楼邀上客。” 此句描绘了军鼓与其他乐器交织的宴会场景,侧面反映其用途。

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多见于古籍或诗词研究。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唐代军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崩坼辩证肸向常温谶辞成烈村夫俗子村书村胄道纪达权通变定光佛杖弟舍笃老繁芜浮白载笔负胜歌舞皓足横览红夷炮厚朴贿赂家什箕巢季节鸠勒句廉骏誉敛翮廉视灵踪马百六脉候密当默化木怪木料朴壹挈瓶之知启疆情曲清资穷絶其外权能寿华水瓢岁蚀童牛兔褐图经徒师玩日愒时齆鼻祥淑乡饮酒小策戏彩娱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