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地方军政长官衙署的尊称。《南史·庾杲之传》:“﹝ 王俭 ﹞用 杲之 为卫将军长史。 安陆侯 萧缅 与 俭 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 庾景行 汎渌水,依芙蓉,何其丽也。’” 唐 皇甫冉 《送蒋评事往福州》诗:“还看復命处,盛府有光辉。” 宋 苏舜钦 《独游曹氏园馆因寄伯玉》诗:“赞谋盛府方投刃,捍患长隄正展才。”
“盛府”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总结如下:
指对地方军政长官衙署的尊称,主要用于古代文献和诗词中,表达对官署或长官的敬称。
《南史·庾杲之传》
记载王俭任命庾杲之为卫将军长史时,安陆侯萧缅写信称赞:“盛府元僚,实难其选。” 此处“盛府”即指卫将军的官署。
唐代诗词
皇甫冉《送蒋评事往福州》有“还看復命处,盛府有光辉”,宋代苏舜钦亦有诗句提及,均以“盛府”代指地方军政机构。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官制或相关诗词背景,建议查阅《南史》等典籍。
《盛府》是指一个富裕、兴旺的官宦之家。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某个家族资源丰富、家业昌盛的状况。
《盛府》的拆分部首是「皿」(mǐn)和「广」(guǎng),它们分别位于左右两边。它的总笔画数是12画。
《盛府》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风俗文化。在古代社会中,有一部分人以官员身份服务于朝廷,并因此获得丰厚的回报和财富。这些富有的家庭会建立府第,被人们称为盛府。
《盛府》在繁体中的写法是「盛府」。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盛府」的字形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它仍然由「皿」和「广」组成,表示丰盛和府邸。
1. 这个家族的盛府代代相传,至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
2. 盛府的主人坐拥巨额财富,过着奢华豪华的生活。
盛气凌人、盛况、盛宴、盛名、盛世、府邸、家产丰盈
富贵、富庶、兴旺、兴盛、昌盛、昌隆
贫穷、衰败、没落、颓废、衰退、挫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