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鹪鸠的意思、鹪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鹪鸠的解释

鸟名。鹁鸪。《左传·昭公十七年》“祝鳩氏,司徒也” 晋 杜预 注:“祝鳩,鷦鳩也。鷦鳩孝,故为司徒,主教民。” 杨伯峻 注:“鷦鳩即鵓鴣,《尔雅·释鸟》谓之鳺鴀。天将雨,鸣声甚急。亦即《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之鵻。 杜 注谓之性孝,恐傅会之説。”参阅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鹪鸠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小型鸟类名称,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鹪鸠”为复合词,由“鹪”“鸠”二字组成。《说文解字》注:“鹪,小雀也”“鸠,鹘鸼也”,特指体型纤小的鸠类鸟种。该词常见于先秦典籍,如《诗经·小雅》中“宛彼鸣鸠,翰飞戾天”的“鸣鸠”即指其善鸣特性。

二、古籍中的生物学特征

《尔雅·释鸟》记载:“鹪鸠,鸴鹑”,郭璞注:“似雀,青斑色”,表明其羽毛带有青灰色斑纹。《庄子·逍遥游》以“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作喻,侧面反映其体型娇小、巢穴简朴的生态特征。

三、文化象征意义

汉代《焦氏易林》载“鹊巢鸠居”,将鹪鸠作为侵占他者居所的象征,此典故后被引申为强占他人成果的喻体。唐代《禽经》则称其“鸣则天雨”,赋予物候观测功能。

四、现代学术考证

当代《中国鸟类志》推测“鹪鸠”可能为灰斑鸠(Streptopelia decaocto)的古称,该鸟体长约32厘米,喉部具黑色半环斑,与古籍描述的“青斑”“善鸣”特征相符,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及长江流域。

网络扩展解释

“鹪鸠(鷦鳩)”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种鸟类,具体释义及文化内涵如下:

  1. 基本释义
    鹪鸠即“鹁鸪”,属于鸠鸽科鸟类,现代多称为斑鸠的一种。其名称在古籍中常与“祝鸠”相关联,如《左传》提到“祝鸠氏,司徒也”,晋代杜预注解称“祝鸠即鷦鳩”,并强调其“孝”的特性,象征教化民众的职责。

  2. 文化象征
    因鹪鸠习性温和且传说中体现“孝”德,古代将其作为官职“司徒”的象征。司徒主管教育、民政,古人以鸟喻职,借鹪鸠之特性强调官员需以仁孝引导百姓。

  3. 文献例证
    例句如《左传》注疏中“鷦鳩孝,故为司徒,主教民”,杨伯峻进一步指出鷦鳩即鵓鴣(鹁鸪),印证了其名称与职能的关联。

如需更深入的生物学特征或历史演变,建议结合鸟类学专著或更多古代注疏文献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柏亮父鳖闷赑匿逼拶猜嫉参半陈霸先晨餐重阳餻筹酌大道理典计斗鷄台放参纺锤蜂攘愤世嫉俗公该勾抹龟藏六归月横撄护田林俭鄙见财起意贱贾谫陋蠒丝牛毛贾誉静客九有焌黑空地扣盘扪烛阑残淩虐麻风明饬慕效逆胪破罐破摔侵盗倾匮衽接三拜桑管石蜐实据仕途经济狮子舒达述圣思深忧远索尽枯肠条糖儿颓云駃雨唯成分论遐敞遐烈谐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