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郊圻的意思、郊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郊圻的解释

(1).都邑的疆界;边境。《书·毕命》:“申画郊圻,慎固封守,以康四海。” 孔颖达 疏:“郊圻,谓邑之境界。” 唐 元稹 《徐智岌右监门卫将军制诰》:“ 邠 之地, 后稷 、 公刘 之所理也。俗饶稼穡,土宜六扰,内扞郊圻,外攘夷狄。” 清 顾炎武 《羌胡引》:“四入郊圻躪 鲁 齐 ,破邑屠城不可数。”

(2).郊野,郊外。 唐 高适 《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诗:“同官载酒出郊圻,晴日东驰雁北飞。” 宋 王安石 《次韵再游城西李园》:“我亦悠悠无事者,约君联骑访郊圻。” 清 周亮工 《题<蕉堂索句图>》:“丁亥冬初,予由 江 右入 杉关 ,抵 邵武 时,寇遍郊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郊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jiāo qí,其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语境综合理解:

一、基本含义

  1. 疆界/边境
    原指都邑的疆界或边境,如《尚书·毕命》中“申画郊圻,慎固封守”,意为划分边界以稳固疆土。
    近义词:封疆、境界;反义词:腹地、中心。

  2. 郊野/郊外
    引申为城市周边的郊野区域,如唐代高适诗句“同官载酒出郊圻”即描述郊外景象。

二、详细解释

三、例句参考

  1. 典籍引用
    《周书·职方》:“万千里曰王圻”(疆界义)。
  2. 诗词例证
    陆机《辩亡论》:“风衍遐圻”(郊野义)。

如需更多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郊圻的意思

郊圻(jiāo qí)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城市或乡村的周边地区。

拆分部首和笔画

郊圻的部首是阝(阜),总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郊圻一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是由“郊”和“圻”两个字合成而来。

繁体

郊圻的繁体字写作「郊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郊圻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如「郊踦」、「郊嵠」等。

例句

1. 我们经常到郊圻度假,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2. 郊圻的发展对城市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组词

郊圻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新的词汇,如「郊圻之外」、「郊圻民众」。

近义词

郊圻的近义词包括「郊区」、「市郊」。

反义词

郊圻的反义词为「市区」、「市中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