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羌的意思、青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羌的解释

(1).指东方。《吕氏春秋·求人》:“ 禹 东至 榑木 之地, 日出 、 九津 、 青羌 之野。” 高诱 注:“ 青羌 ,东方之野也。”

(2).古代西南地区 羌 族的一支。服饰尚青色,故称。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突将、无前、 賨叟 、 青羌 、散骑、武骑一千餘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鋭。”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移 南中 劲卒 青羌 万餘家於 蜀 。为五部。” 唐 杜甫 《秋风》诗之一:“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 青羌 连 白蛮 。” 清 吴伟业 《赠家侍御雪航》诗:“ 青羌 十七种,驊騮饰文罽。”

(3).指 青羌 人所居之地。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江声通 白帝 ,山势入 青羌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青羌”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1. 指东方方位
    源自《吕氏春秋·求人》记载,大禹东行至“青羌之野”,东汉学者高诱注解为“东方之野”。这一用法多见于先秦文献,可能与古代方位色彩象征相关(东方属青色)。

  2. 古代西南地区羌族分支
    三国至唐代文献中,“青羌”常指西南地区以青色服饰为标志的羌族部落。例如:

    • 诸葛亮《后出师表》提到“青羌”为蜀汉精锐部队之一;
    • 晋代《华阳国志》记载蜀国曾迁移“青羌万余家”至蜀地;
    • 杜甫诗句“战自青羌连白蛮”亦印证其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3. 地理区域代称
    唐宋诗词中,“青羌”可代指该民族聚居地。如宋代苏舜钦“山势入青羌”,即用其指代西南特定地域。

补充说明:现代研究中,“青羌”多用于历史学、民族学领域,讨论古代民族迁徙或西南边疆史时需注意其具体语境。若需更详细文献例证,可参考《吕氏春秋》《华阳国志》等原始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青羌的意思

《青羌》是指中国古代四大民族之一的羌族。羌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拆分部首和笔画

《青羌》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青的部首是靑,总笔画数为8;羌的部首是⺶(羊),总笔画数为6。

来源和繁体

《青羌》这个词的来源不详。在现代汉字书写中,一般使用简体字,没有对应的繁体字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青的古字形为靑,原意为“草木青翠”的颜色。羌的古字形多见于金文,形状较为复杂,但仍可辨认。

例句

1. 青羌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2. 这位画家的作品充满了青羌风情。

组词

与《青羌》相关的组词有:

- 青藏高原:指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原,包括青海和西藏。

- 羌族风情:指羌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

近义词

与《青羌》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 羌族:指羌族人民。

- 羌笛:指羌族特有的管乐器。

反义词

与《青羌》意思相反的词语没有明显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