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砌的意思、霜砌的详细解释
霜砌的解释
月色照射下的台阶。 唐 吕温 《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协律》诗:“阳乌下西岭,月鹊惊南枝。揽衣步霜砌,倚杖临冰池。”
词语分解
- 霜的解释 霜 ā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 砌的解释 砌 ì 建筑时垒砖石,用泥灰粘合:砌墙。堆砌(亦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台阶:雕栏玉砌。 砌 è 〔砌末〕中国元曲中称戏曲舞台上所用的简单布景和特制的器物。亦作“切末”(“末”均读轻
专业解析
"霜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覆盖着白霜的台阶或石阶。它由两个语素构成:
- 霜:指接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在地面或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 砌:指用砖、石等一层层垒起,常指台阶、台阶的边缘或石阶本身。
因此,“霜砌”的字面意思就是被霜覆盖或凝结了霜的台阶、石阶。
在文学作品中,“霜砌”常被用来营造以下意境和氛围:
- 寒冷与清寂:霜是秋冬季节的典型物象,覆盖在台阶上,直观地传达出环境的寒冷、清冽和萧瑟之感。例如,描绘清晨或深夜的庭院、宫殿台阶等场景。
- 孤寂与凄清:冰冷的霜阶常暗示着人迹罕至或内心的孤寂感。它可能出现在描写离别、思念、宫廷冷落或隐逸生活的诗词中。
- 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霜的出现往往标志着深秋或初冬的到来,“霜砌”可以作为季节转换、时光流逝的象征。
- 视觉美感:霜的洁白与石阶的质感结合,可以形成一种清冷、素净的视觉意象。
权威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作为最权威的大型汉语语文辞书之一,《汉语大词典》对“霜砌”的解释应包含其基本含义“结霜的台阶”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参考相关词条)。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然可能未直接收录“霜砌”这个相对文雅的复合词,但其对“霜”和“砌”的准确定义是理解“霜砌”的基础(可参考“霜”和“砌”条目)。
- 古典文学作品与诗词鉴赏辞典:大量古典诗词中使用了“霜砌”一词,如唐代李贺、宋代周邦彦等人的作品。相关的诗词鉴赏辞典或注释本会详细解析其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艺术效果(可查找包含“霜砌”一词的诗词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
“霜砌”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含义:指月色照射下的台阶,常用于描绘清冷幽静的夜色场景。
- 结构:“霜”为上下结构,“砌”为左右结构,合称时侧重描述台阶被月光覆盖的状态。
词语来源
该词出自唐代吕温的《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协律》诗:“阳乌下西岭,月鹊惊南枝。揽衣步霜砌,倚杖临冰池。” 诗句通过“霜砌”与“冰池”的意象,营造出冬夜静谧清寒的意境。
用法示例
- 古诗中多用于写景,如“步霜砌”描绘人物在月光下的台阶上缓步而行。
补充说明
“砌”在此读作“qì”,指台阶或砖石结构;“霜”则比喻月光如霜般清冷。二者组合后,既有视觉上的清冷感,也隐含孤寂或高洁的意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语的文学用法,可参考古典诗词相关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笆篱半边天包瓜敝帏财欲称重趁势畴赏筹饟触蹶出口加工区唇尖舌利触死错安头大包戴匡登高履危伏从观赏植物鼓鞴诡辞龟骨贵腾蛊主河干鹤健横力红板荒居积结九龙池俊名骏刑廪蓄柳安慢说毛葛面究秘奇黏牡啪脱倾河倾家荡产轻翼圈操肉胞眼晒坪上钩商招少东人史课诗图舒释束手就禽铁心石肠童山濯濯磑磨误会消瘠小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