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的意思、监守自盗的详细解释
监守自盗的解释
见“ 监主自盗 ”。
词语分解
- 监守的解释 .监临主守;监督看守。《唐律·名例二·十恶反逆缘坐》:“即监临主守,於所监守内犯姦盗略人,若受财而枉法者亦除名。” 唐 杨炯 《庭菊赋》序:“天子幸於 东都 ,皇储监守於 武德之殿 。”《宣和遗事》
- 盗的解释 盗 à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匪窃偷 笔画数:; 部首:皿;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监守自盗”是一个具有深刻警示意义的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负责监管财物或事务的人,利用职务便利窃取自己看管的财物。其核心在于利用职权或信任实施盗窃行为,违背职责与道德规范。
二、出处与演变
- 历史来源: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颜师古注解为“主守自盗”。
- 词义扩展:原指官吏盗窃官府财物,后泛指所有利用职务之便的盗窃行为。
三、用法与结构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宾语或定语,如“他监守自盗,最终被法律制裁”。
- 成语结构:紧缩式,拼音为jiān shǒu zì dào。
四、法律与道德后果
- 法律定性: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或盗窃罪,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如5000元以上)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可判无期徒刑。
- 道德批判:体现对职责的背叛,常与“见利忘义”“知法犯法”等贬义词关联,反义词为“克己奉公”“两袖清风”。
五、使用场景
- 典型语境:描述公职人员、企业管理者或财物保管者的渎职行为,如“仓库管理员监守自盗,盗卖库存商品”。
- 文化延伸:民间谜语“孙大圣管蟠桃园”(指孙悟空偷吃蟠桃)即化用此成语。
如需进一步了解法律细节或历史案例,可参考《汉书·刑法志》及《刑法》相关条款。
网络扩展解释二
监守自盗的意思
《监守自盗》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监察人员或守卫者利用自己的权力或职务,从事犯罪行为或贪污盗窃。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贪腐现象中的一种典型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监守自盗》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 监 (jian):冂(jiong)+ 亻(ren)+ 一(yi),总计6个笔画。
- 守 (shou):宀(mian)+ 寸(cun),总计6个笔画。
- 自 (zi):自(zi),总计6个笔画。
- 盗 (dao):皿(min)+ 匕(bi),总计10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监守自盗》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七年》: “若君子者,则无有盗人之心,盗人一至,则认主上之心。” 这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写的历史记录,成语的繁体为「監守自盜」。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成语《监守自盗》的字写作「監守自盜」。其中「監」的上方有一个「元」字的偏旁表示监视的意思,「守」字上的「宀」表示守卫的房子,「自」字在古代同样表示自己,「盗」字则是表示盗窃的意思。
例句
1. 作为一名警察,他竟然参与*********勾当,真是监守自盗。
2. 这位官员本应负责监察公款使用情况,没想到却监守自盗。
组词
- 监视、自主、防盗、守法
近义词
- 官守自牢、自取灭亡、官守自盗
反义词
- 忠诚奉公、廉洁奉公、严守职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