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长椭圆形,春末夏初开花,花红色或白色。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味酸涩,经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可入药。
(2).指此种植物的果实。《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后因用以借指互相馈赠之物。 唐 贾岛 《投张太祝》诗:“欲买双琼瑶,慙无一木瓜。”参阅《埤雅·释木》。
“木瓜”一词的含义可从植物学、文学、药用及文化隐喻等多角度解析,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植物属性
木瓜是蔷薇科木瓜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呈长椭圆形,色黄芳香,味酸涩,需蒸煮或蜜渍后食用。其叶片为椭圆卵形,花期在4月,果期9-10月,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与现代“番木瓜”的区别
需注意,《诗经》中的木瓜与现代常见的水果木瓜(番木瓜)并非同一物种。后者属葫芦科,原产中美洲,唐代才传入中国,可直接生食。
《诗经·卫风·木瓜》的象征
该诗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表达礼尚往来、珍视情谊的主题,成为古代互赠信物的经典意象。诗中“木瓜”实指蔷薇科果实,而非现代水果木瓜。
成语与隐喻
成语“木瓜”偶被用来比喻人的头颅或大脑,但此用法较少见。网络语境中,亦有调侃“不解风情”的衍生含义。
传统药用
木瓜果实可入药,具解酒、祛痰、止痢等功效。《图经衍义本草》记载其可治湿痹、霍乱、吐泻转筋。
现代应用
番木瓜含木瓜蛋白酶,可助消化,适合消化不良或胃炎患者食用;种子可榨油,果肉富含维生素C及类胡萝卜素。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诗经》原文或植物学资料。
《木瓜》是一个指代植物的词语,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热带水果。木瓜是木瓜树的果实,具有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它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并具有促进消化、美容养颜*********。
《木瓜》的部首是“木”,总共有4个笔画。
《木瓜》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时候的汉字形态,它是由表示植物的“木”和表示果实的“瓜”组合而成。在繁体字中,木瓜的写法为「木瓜」。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和现代有所不同。古时候写《木瓜》的形状为象征木材的符号和象征圆形果实的符号相结合。这种写法在演变中逐渐发展为现代的形态。
1. 今天早餐我吃了一块新鲜的木瓜。
2. 这个木瓜味道很好,很适合做沙拉。
3. 妈妈用木瓜做了一碗营养丰富的汤。
1. 木瓜树
2. 木瓜奶昔
3. 木瓜片
4. 木瓜酵素
5. 木瓜汁
芒果、西瓜、凤梨
苦瓜、酸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