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大馆的意思、格物大馆的详细解释
格物大馆的解释
清 末译词。指国家设的科学研究机构。 郑观应 《盛世危言·法国激励人材说》:“ 法国 巴黎斯 京城,向有格物大舘。岁出诸题,重加奬赏,令人作论或著书。”
词语分解
- 格物的解释 ∶穷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致知 ∶纠正人的行为详细解释.推究事物之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宋 苏轼 《谢兼侍读表》:“恭惟皇帝陛下圣神格物, 文 武 宪邦。” 明 王鏊
- 大馆的解释 .古时对他国宾馆的敬称。《左传·昭公二年》:“寡君命下臣来继旧好,好合使成,臣之禄也。敢辱大馆。”.指高大的馆舍。 唐 白居易 《九日宴集醉题郡楼》诗:“自问有何才与政,高厅大馆居中央。”.近代旅居
专业解析
“格物大馆”并非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标准词汇,它是一个具有古典意蕴与现代延伸的复合概念。其含义可以从词源构成和现代应用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词源构成解析
-
“格物” (Gé wù):
- 核心含义: 探究事物的原理、规律。源自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提出的“八条目”之首:“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 古典阐释: 历代学者对“格物”有不同诠释。朱熹解释为“穷究事物之理”,强调通过接触、研究具体事物来获得真知(即“即物穷理”)。王阳明则倾向于“正心”,认为格物是端正自己内心的念头。
- 现代引申: 常被理解为科学研究、实践探索、深入观察与分析客观世界的方法和精神。
-
“大馆” (Dà guǎn):
- 基本含义: 指规模宏大、功能重要的馆舍或机构。如古代的“史馆”、“弘文馆”,现代的“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大使馆”等。
- 象征意义: 常带有权威性、综合性、公共性、文化性的内涵,代表知识汇聚、文化交流、重要活动的中心场所。
二、“格物大馆”的现代意涵
将“格物”与“大馆”结合,“格物大馆”可理解为:
- 致力于探究与传播知识的殿堂: 指那些以研究、教育、展示为核心功能的大型机构。它强调该场所的核心使命是深入探究(格物)各类知识、文化、自然或社会现象,并将这些研究成果系统地保存、展示和传播给公众。这类似于现代的大型综合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中心、大型图书馆或档案馆的功能。例如,故宫博物院既是文物收藏展示的“大馆”,其研究工作也是对古代物质文化、宫廷历史的“格物”过程。
- 汇聚智慧与启迪思想的场所: 它象征着这是一个思想碰撞、智慧结晶、启迪民智的重要空间。在这里,通过实物、文献、互动体验等方式,引导人们观察、思考、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格物),从而获得知识和智慧(致知)。国家级或省级的公共图书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均可视为具有此类功能的“格物大馆”。
- 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学术权威的象征: “大馆”一词赋予了其庄重感和权威性,“格物”则点明了其学术根基和探索精神。因此,“格物大馆”也常用来指代那些历史悠久、藏品丰富、研究实力雄厚、在特定领域具有标杆意义的文化或学术机构。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历史与艺术领域的地位,或一些顶尖大学的图书馆和研究所。
“格物大馆”是一个融合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机构功能的复合概念。它特指那些规模宏大、以深入探究(格物)为核心使命,致力于知识的收集、研究、保存、展示与传播(大馆),并具有公共性、权威性和文化引领作用的重要场所,如大型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其核心精神在于通过系统性的观察、研究与展示,达到启迪智慧、传承文明的目的。
参考资料:
- 《礼记·大学》原文及朱熹、王阳明等历代注解: 理解“格物”的原始含义及经典阐释。 (可参考中华书局出版的《四书章句集注》或权威古籍数据库)
- 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及研究出版物: 了解大型博物馆的研究、收藏、展示功能。
- 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及功能定位介绍: 了解国家级博物馆的权威地位与综合职能。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查询“格物”、“馆”等单字的权威释义。 (大型图书馆或专业辞书数据库可查)
网络扩展解释
“格物大馆”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和文化背景:
1.传统哲学概念的延伸
“格物大馆”源于《礼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强调通过观察实物、实践探索来获取真知。这一概念被后世学者(如李时中)引申为学习方法论,主张将理论结合实物研究,尤其在教育、科学领域提倡实证精神。
2.清末译词中的特定含义
在近代文献中,“格物大馆”被用作译词,指代国家设立的科学研究机构。例如,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到法国巴黎设有此类机构,用于资助科研课题和学术著作。这一用法反映了清末对西方科学体系的引进与本土化诠释。
3.使用场景差异
- 传统语境:多用于学术讨论,强调实践求知的方法。
- 近代语境:指向实体科研机构,类似现代的研究院或科学院。
两种解释的关联在于,清末学者借用“格物”这一传统概念来翻译西方科学机构,既保留了“探究事物本质”的核心理念,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例如在古籍中多指方法论,而在清末文献中多指实体机构。
别人正在浏览...
黯敝碑座边见徧游鬓角子不贰过裁覆偿补车到山前自有路骋情穿凿傅会搓磨大板戴凭席丹曲盗迹倒苦水顶门儿冬烘先生独行二婚封锁墙黻藻公度关补贵重毫不经意华尔街欢动笺彩腱弓检迹祭式纠折酒在口头,事在心头开哄冷库敛策敛骨吹魂离志木瓜海棠南宫舍人螃蜞潜科学绮艳缺齧驱扫去甚去泰三剑赏高罚下使家衰耄书香世家田鼓梃子同语頽竞讬芘衅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