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啌啌的意思、啌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啌啌的解释

(1).象声词。敲击声。 萧红 《牛车上》:“吃完了早饭,我就在门前喂猪,一边啌啌地敲着槽子,一边嗃唠嗃唠地叫着猪。”

(2).象声词。咳嗽声。 王西彦 《麻舅舅丢掉一只胳膊》:“于是他冷笑了一下,啌啌地干咳起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啌啌(读音:qiāng qiāng)是一个汉语拟声词,主要用于形容敲击硬物或中空物体时发出的清脆、响亮且有共鸣的声音。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拟声特性

    “啌啌”模拟物体碰撞或敲击产生的声响,强调声音的空洞感与回响,常见于描述敲打木器、金属、锣鼓等场景。例如:

    “他用木棍啌啌地敲着空木桶。”

    (形容木桶中空结构产生的共鸣声)

  2. 引申用法

    在方言或文学作品中,可引申为声音洪亮或情绪激昂的表达。例如:

    “锣鼓啌啌,人群沸腾。”

    (渲染热闹喧哗的氛围)


二、使用场景与搭配


三、词源与结构分析

“啌”为形声字,“口”部表与声音相关,“工”部表音。叠词“啌啌”符合汉语拟声词的常见结构(如“咚咚”“锵锵”),通过重复强化声音的连续性与节奏感。


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第1052页。
  2. 《汉语拟声词研究》,语言学出版社,2019年,第78-82页。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大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2.

网络扩展解释

“啌啌”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语拟声词,通常用于模拟某种声响。根据字形和语言习惯推测,可能的含义如下:

  1. 拟声含义:

    • 可能模仿物体碰撞或敲击时发出的沉闷声响,如“啌啌”形容重物落地声、木头撞击声等。
    • 有时也用于描述动物(如狗)低沉的叫声,类似“哐哐”“咚咚”等变体拟声词。
  2. 方言或古语用法:

    • 在部分方言中可能保留特殊含义,例如江淮官话或吴语区可能用“啌啌”表示咳嗽声、清嗓子的动作,但需要具体语境确认。
    • 古代戏曲文本中偶见类似词汇,可能指某种特定的舞台音效。
  3. 需注意的细节:

    • 该词未被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广泛收录,实际使用频率极低。
    • 若源自用户接触的特定文本(如地方文学、网络新造词等),建议结合上下文进一步分析。

由于当前缺乏权威资料来源,以上解释仅为语言学角度的推测。如需准确释义,请补充该词出现的具体语境或确认书写是否正确。

别人正在浏览...

暗室不欺绊鞿奔车之上无仲尼鄙劣冰鳞偪真不弟餐柴长离长趫朝出夕改陈后主叱问诞昭稻粟等忽儿低答厎席洞了东征西讨斐如伏轼改行濠濮间想红海话靶晃摇混合尖峭焦雷诘斥筋斗云竟世景阳冈金星俊才考词刻扣口传心授匡惧僚庶龙图阁学士寠数露褐罗隐靡贵排批商籁体伤心蒿目生齿生母鱼沈远耍两面派双声输款松明炬特命铁棓涕滂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