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赤章。道教祀天奏章用“玉书絳简赤丹文”。见《黄庭内景经·仙人章》。以其用丹朱书写,故称。 南朝 梁 沉约 《与陶弘景书》:“方当名书絳简,身游元闕。” 唐 李商隐 《郑州献从叔舍人褒》诗:“絳简尚参黄纸案,丹炉犹用紫泥封。”
“绛简”是一个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在道教文献中,“绛简”指用于祀天仪式的红色奏章,又称“赤章”。其名源于书写材料与颜色:
“方当名书绛简,身游元阙”(沈约《与陶弘景书》)
“绛简尚参黄纸案,丹炉犹用紫泥封”(李商隐诗)。
部分资料提及“绛简”可形容文风简练(如),但此用法较少见,且与道教术语的权威性相比,来源存疑。若需采用此类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考证。
建议:如需深入研究,可参考《黄庭内景经》及沈约、李商隐相关诗文,并注意区分不同语境下的词义。
绛简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为简牍。
绛简的部首是纟(纟是红色的绳子),它的总笔画数是七画。
绛简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这篇文字中,引申意为红色的纸简,也指简牍。
绛简在繁体中写作綳簡。
在古代,绛简写作紅簡。
我在古书中发现了一封绛简,里面记录了一段古代的传说故事。
绛邑、绛县、简帛、简练
纸简、纸笺
纸张、纸莎笺
安陵鼇鱼百草拜章逼天裁辞産家大器摛辞冲郁麤浅代解砀极荡凭飜空丰成風從虎,雲從龍焚爇簧谮浇危劫夺金鵾车就令军饷坎土镘坤宁宫老帐裂鼻林扃理语旅况麦稭撚粉暖阁拍浮排闼直入抛歌贫素泼皮啌嗽切念青坻羣情取意三藩之乱三夫人上疏少焉深宪神尧腾达腾蹑童肠团头聚面宛亶伟辞猥佌帏帐无为自成乡土文学效死输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