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无为而成 ”。
“无为自成”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ú wéi zì chéng,其核心含义是不依赖外力干预,事物自然发展并取得成就。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成语强调自然发展的力量,认为某些成就无需刻意追求或人为干预,而是通过顺应规律、保持本真状态即可实现。例如四季更替、植物生长,均是“无为自成”的体现()。
“无为自成”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自然观,既可用于描述客观规律,也可引申为人生态度。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中论》或道家经典。
无为自成是一个成语,意指不做事也能自然达到完美。它包含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强调通过不懈的修炼和心理智慧的提升,人们可以在无为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无为自成这四个字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无(无字旁),为(为字旁),自(自字旁),成(戈字旁)。拆分笔画分别是无(4画),为(4画),自(6画),成(6画)。
无为自成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它源自于老子的《道德经》,强调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与之抗争,从而达到心灵境地的和谐与完美。
无为自成的繁体写法是「無為自成」。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无为自成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整体意义和思想内核依然保持不变。经过历代的发展和演变,汉字的形态有所改变,但基本的含义和哲学理念仍然存在。
1. 修行者用心无为,自然可以达到心灵的自成。
2. 平静地接受自然的安排,不做过多干涉,就能实现无为自成。
3. 他虽然不参与争斗,但却无为自成,成为了一代宗师。
1. 无为而治
2. 自成一格
3. 自得其乐
1. 无拘无束
2. 自然
3. 无忧无虑
1. 有为
2. 努力
3. 勤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