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拜章的意思、拜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拜章的解释

(1).拜受慰问表彰。《国语·鲁语下》:“《四牡》,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四牡》《诗·小雅》篇名,传为劳问使臣之作。

(2).上给皇帝的奏章;上奏章。《南史·萧子云传》:“﹝ 子云 ﹞年十二, 齐 建武 四年,封 新浦县侯 。自製拜章,便有文采。” 唐 刘禹锡 《贺赦表》:“新岁拜章,遥献 南山 之寿。” 金 元好问 《礼部闲闲赵公秉文》:“每闻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则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殷勤郑重,不能自已。”

(3).对鬼神的祈祷文。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 段氏 母病, 賁 为拜章祈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拜章”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核心含义

  1. 拜受慰问表彰
    指接受君主或上级的嘉奖与慰问。例如《国语·鲁语下》记载:“《四牡》,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 这里的“拜章”与《诗经·小雅》中的《四牡》篇相关,常用于古代使臣受命时的礼仪。

  2. 上奏皇帝的文书或行为
    指向皇帝呈递奏章或进行奏报。如《南史·萧子云传》提到萧子云十二岁时“自制拜章,便有文采”,唐代刘禹锡也在《贺赦表》中写道“新岁拜章,遥献南山之寿”。

  3. 对鬼神的祈祷文
    用于宗教或祭祀活动中向鬼神祈求的文书。宋代郭彖《睽车志》记载:“段氏母病,贲为拜章祈福。”


二、扩展与用法


三、总结

“拜章”一词的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核心仍围绕古代礼仪、政治文书及宗教活动展开。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完整例证,可参考《国语》《南史》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拜章(bài zhāng)这个词的意思 拜章一词是指在古代官方或重要文件上盖印的章。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形式,用于表示权威和正式性。在现代社会,拜章一词也可以用于表示用印、加盖章等含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拜章的拆分部首是手(扌)与章(章)。手是指人的手,章是指印章。它由5个笔画组成,其中“扌”部分3画,“章”部分2画。 来源和繁体字 拜章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古代,用印章盖在文书上是一种常见的行为,以示正式和认可。在繁体字中,拜章这个词的写法为拜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拜章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当时的写法可能是以图案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以传统的书写形式表达。具体的古代写法需要参考古籍和文献来了解。 例句 1. 在古代中国,拜章是表示政府文件的正式处理方式之一。 2. 他在合同上拜章,表示同意合同的内容。 组词 与拜章相关的组词有拜帖、拜访、章法等。 近义词 拜印、盖章是拜章的近义词,它们都表示在文件上使用章的行为。 反义词 不盖章、无章是拜章的反义词,它们表示在文件上没有使用章的情况。 希望这些简要的回答能满足你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