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竭尽忠诚。《旧五代史·晋书·皇甫遇王清等传论》:“若乃世道方泰,则席宠恃禄者实繁;世运既屯,则效死输忠者无几。”
效死输忠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意为竭尽忠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它由“效死”和“输忠”两部分组成:“效死”指效忠至死,强调以生命为代价的奉献;“输忠”指奉献忠诚,表示毫无保留地表达忠心。整体上,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对君主、国家或理想的绝对忠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的核心价值观,常见于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如《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忠义形象。
根据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该成语明确定义为“竭尽忠诚,至死不渝”,强调了其作为褒义词的语境,多用于歌颂忠臣义士的行为。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参考链接:http://www.cp.com.cn/product/9787100011234.html]。
另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效死输忠”被描述为“效死以输忠,谓尽忠至死”,突出了其在古代政治和道德伦理中的重要性。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参考链接:https://www.cp.com.cn/Content/2021/09-26/1640288693.html]。
在历史背景中,这个成语源于先秦时期的忠君思想,如《左传》等典籍中类似表述的演变,反映了儒家文化对忠诚的推崇。现代使用中,它常用于强调对事业或信仰的无私奉献,但需注意语境以避免过度美化牺牲行为。
“效死输忠”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指竭尽忠诚,甘愿献出生命以表达忠心。
出自《旧五代史·晋书·皇甫遇王清等传论》:“若乃世道方泰,则席宠恃禄者实繁;世运既屯,则效死输忠者无几。”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旧五代史》原文或权威词典。
半数暴虎敝膝不逞之徒不露锋铓弛弓窗望点闸掉点儿滴涟涟都郛兜罗绵放桃蜚集風流韻事钢针干浴高突共点力狗生古辞含蘗浩宕候馆黄头小儿环球晶波冀心颶潮决会利动林池霤槽流子莫斯科保卫战獶人欧美堋淫皮伤肉绽破赀仆子骞短前古未有七步八叉青扈轻赍银旗牌确息三夫之言三皇山纹水坝台兵提究童子鷄虾弓子乡会相丽闲遥遥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