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讲覈的意思、讲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讲覈的解释

讲习研核。 明 宋濂 《郑景彝传》:“讲覈既久,精神发舒,大肆其力於古文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讲覈(jiǎng hé)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现较少使用,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中解析:

一、本义解析

  1. “讲” 指研究、商讨,如《说文解字》:“讲,和解也。”引申为深入探讨。
  2. “覈” 同“核”,本义为审核、查验,如《说文解字》:“覈,实也。考事,笮邋邀遮其辞得实曰覈。”。

    合义:指对事物进行严谨的研讨与考辨,强调深度剖析与核实。

二、古籍用例佐证

三、权威辞书释义

四、语义演变

该词多见于汉唐文献,宋后渐稀。其核心始终围绕学术或政务的精密辩证,如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以“讲覈精微”形容考据之学。


参考资料

  1.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
  2. 范晔. 《后汉书》. 中华书局, 1965.
  3. 脱脱等. 《宋史》. 中华书局, 1977.
  4.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3.
  5. 章学诚. 《文史通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网络扩展解释

“讲覈”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较少使用,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讲覈(jiǎng hé)意为“讲习研核”,即通过深入研讨和审核来学习或验证知识。其中:

二、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宋濂的《郑景彝传》:“讲覈既久,精神发舒,大肆其力於古文辞。”,指通过长期研讨和验证,最终在古文创作上取得突破。古代多用于学术或文献研究场景,现代则多见于古籍或特定学术领域。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讲覈”已逐渐被“研讨”“审核”“考证”等词汇替代,但在研究古典文献或历史文本时仍可能遇到。例如,可描述为“对古籍的讲覈需结合多版本比对与历史背景分析”。

四、关联扩展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文用例或具体语境分析,可参考《郑景彝传》原文或相关训诂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宝铰抱琵琶飙流别削并包比丘尼不遂搀言吵吵出次爨濯摧眉折腰村僻粗俗典记敌楼定策国老豆秸灰恶狗氛祲浮吊跟底个能孤奉汉篆赫尔鸿等浇靡孑弦仅存金虀玉鲙忌月脸盘儿礼辞令丙麻线禖宫媒孽猛省蒙稚妙演墓木难民屏蔽普天奇士弃养骑羊子欋槌什袭以藏誓死不二唐菖蒲图谱未间问心蜗舍兀剌贤君险韵小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