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监抚的意思、监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监抚的解释

(1).监察安抚。《诗·大雅·常武》“大师皇父,整我六师” 唐 孔颖达 疏:“命为太师之公者,皇父使之监抚军众。” 唐 杜牧 《周元植除凤翔监军制》:“控 秦 塞之西,扼 胡 苑之左,乃睠 岐 陇 ,为国藩墙,命以监抚,宜崇班秩。” 清 沉复 《浮生六记·中山记历》:“本岛能 中山 语者,给黄帽,为酋长,岁遣亲云上,监抚之,名奉行官。”

(2).指监国、抚军,为太子的职责。 南朝 梁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皇上垂拱巖廊,积成庶务,式总万机,副是监抚。”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彤闈问竖,礼崇监抚之威;黼席兴贤,义极君亲之爱。”《旧唐书·韦皋传》:“伏望权令皇太子监抚庶政,以俟圣躬痊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监抚”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监察安抚
    指对军队或地方进行监督与安抚的职责。例如唐代杜牧在《周元植除凤翔监军制》中提到“命以监抚,宜崇班秩”,强调对军事管理的监督。清代《浮生六记》中“监抚之”也体现了这一用法。

  2. 太子的职责(监国与抚军)
    特指太子代行皇帝职责时的监国(代理国政)和抚军(安抚军队)职能。如《旧唐书·韦皋传》记载“皇太子监抚庶政”,南朝梁简文帝也提到“副是监抚”,均指太子辅佐朝政的职责。


二、语境与用法


三、总结

“监抚”的核心含义聚焦于古代政治与军事职能,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旧唐书》《诗经》疏注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监抚的意思

《监抚》指的是监管和抚养。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含义为对人或事物进行监管和抚养。

拆分部首和笔画

《监抚》这个词的部首是“⺈”和“⺮”,它们分别是“肉”和“竹”。

拆分后的笔画数为10画(肉为6画,竹为4画)。

来源和繁体

《监抚》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繁体字是「監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监抚》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区别,但基本的意思保持一致。

例句

1. 他负责监抚那个少年犯,希望能改过自新。

2. 这位老师非常细心地监抚着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

3. 这个项目需要有人来监抚,确保其顺利进行。

组词

- 监管

- 监视

- 抚养

- 抚慰

近义词

- 看护

- 照料

- 管教

- 照管

反义词

- 放任

- 忽视

- 不管

- 疏于监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