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阙狄的意思、阙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阙狄的解释

亦作“ 闕翟 ”。古代王后的祭服。《周礼·天官·内司服》:“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 郑玄 注:“狄当为翟。翟,雉名……王后之服,刻繒为之形而采画之,缀於衣以为文章。褘衣画翬者,揄翟画摇者,闕翟刻而不画,此三者皆祭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阙狄是中国古代服饰制度中的重要礼服类型,属于周代命妇所穿的“六服”之一。其名称由“阙”与“狄”二字构成:

  1. 字义解析

    • “阙”本义指宫门两侧的高台,引申为帝王居所或礼制象征,《说文解字》释为“门观也”;
    • “狄”原指北方少数民族,此处特指礼服上以翟鸟(长尾雉)羽毛装饰的纹样,体现等级标识。
  2. 服饰形制

    据《周礼·天官·内司服》记载,阙狄为“赤质、玄色缘边”的深衣,采用“刻缯为翟形,不画五色”的素雅装饰工艺,位列王后最高等级礼服“袆衣”之下,用于祭祀先公、接见宾客等次一级典礼场合。

  3. 礼制内涵

    阙狄的形制与使用规范体现了周代“明尊卑,别贵贱”的礼法思想。东汉经学家郑玄注疏强调“狄即翟也,谓以翟羽为饰”,其纹样简化而色彩单一,既符合祭祀场合的庄重性,又通过材质差异区分身份等级。

  4. 历史演变

    唐代杜佑《通典·礼志》记载,汉代以后阙狄制度逐渐式微,至魏晋时期被改良为“揄翟”“鞠衣”等新式礼服,但其“翟纹为饰”的核心元素仍影响后世后妃礼服的设计。

(文献来源说明:本文引用内容出自《周礼注疏》《礼记正义》《通典》等传世典籍,相关研究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及国家图书馆古籍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阙狄”是古代中国礼仪服饰中的重要概念,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阙狄”(拼音:quē dí)是周代王后所穿的祭服之一,属于“六服”体系中的第三等级。该词也写作“阙翟”,其中“狄”通“翟”(指雉鸟),因服饰纹样与翟鸟相关而得名。

二、历史背景与功能

  1. 礼仪用途
    据《周礼·天官·内司服》记载,王后六服包括褘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其中前三者为祭服。阙狄用于祭祀场合,是身份与礼仪的象征。

  2. 形制特点
    与“褘衣画翬(五彩雉)”“揄翟画摇(长尾雉)”不同,阙狄采用“刻缯为翟形而不再彩画”的工艺,纹饰相对简朴。

三、延伸说明

四、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柏梁班衣变奏曲并舍币献串夷惷駮春蛙秋蝉道魁道破大势已去點焊丁婢冬葵东岩風胎风箫府干歌声绕梁关戍捍逆韩愈鹤眠涸鱼得水红男緑女候车室慧根火旆郊赐金痍击掊宽怀大度款曲奎壁牢固嫪恋连屯立学罗帏履端蛮攀五经免租强立青枝緑叶酋腊丘隅阙残锐进乳粥山塍首官枢密使殊色桃穣条教体谅停饮偷冒土阶茅茨五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