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荐导的意思、荐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荐导的解释

荐引。《旧唐书·严武传》:“﹝ 严武 ﹞初为 剑南 节度使,旧相 房琯 出为管内刺史, 琯 於 武 有荐导之恩, 武 骄倨,见 琯 略无朝礼,甚为时议所贬。” 宋 苏辙 《三论举台官札子》:“若非大臣进拟或密有荐导,陛下何缘知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一:“ 溥 宽厚,喜荐导后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荐导”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推荐”与“引导”的双重动作。根据《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荐”指推举人才或事物,“导”意为指引方向、启发思维,二者结合后构成“通过推荐行为实现引导目的”的联动关系。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人才选拔场景,如《后汉书》中“荐导贤能”即指官员向朝廷举荐并培养贤才的职责。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荐导”属于并列式合成词,两个语素间存在递进关系:先有“荐”的举荐行为,后有“导”的持续指引。现代使用中该词多出现于学术著作或历史研究领域,例如《中国古代官制研究》曾用“荐导机制”解析汉代察举制度中举荐与教育并行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未被单独收录,主要作为历史词汇存在于专业文献。其标准读音为jiàn dǎo,在语句中通常作谓语使用,如:“学者荐导后学,传承学术薪火”。

网络扩展解释

“荐导”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古典色彩,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正式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荐导(jiàn dǎo) 意为“荐引”,即推荐并引导他人,常见于描述对他人的提携或举荐行为。例如《旧唐书》中提到房琯对严武有“荐导之恩”,即房琯曾推荐并帮助严武。

  2. 词源与用法

    • 繁体为“薦導”,由“荐”(推荐)和“导”(引导)组合而成,强调推荐与扶持的双重含义。
    • 多用于历史文献,如宋代苏辙《三论举台官札子》中提到官员选拔“若非大臣进拟或密有荐导”,说明荐导在古代官僚体系中的作用。
  3. 示例与语境

    • 历史用例: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宰相王溥“喜荐导后进”,即乐于推荐后辈人才。
    • 现代造句(根据词义构造):“他热心荐导年轻学者参与科研项目。”
  4. 注意点

    •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具有浓厚的古典色彩,常见于学术或历史类文本。
    • 近义词为“荐引”,反义词可参考“压制”或“排挤”,但需结合具体语境。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详细例句,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及诗词古文网的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柏梯百载树人班朝板题别韵冰障碧鵶犀步人后尘彩绣餐风沐雨儃儃瞠呼其后诚信慈和从马直丹谿迭罗汉方竹杖非孝姑息养奸孤莺涵造豪奸恨愤皇书洹洹交讧机思即席开盘扛舁雷峯夕照柳影瞒天过海梦里蝴蝶秘异木牋拿解拟谕凭中七步成章清警青田石染法散仙人三足乌赡部声论伸手不见五指尸鸠之平四代死得其所天崩地坼铁线莲偷东摸西尪驽渭阳县帅奚结心荡神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