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丹溪 ”。谓仙人居住的地方。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却俭等事》:“适不死之国,国即丹谿。其人浮游列缺,翱翔倒景。”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四:“虽欲腾丹谿,云螭非我驾。” 唐 温庭筠 《赠张鍊师》诗:“丹溪药尽变仙骨,清洛月寒吹玉笙。”
丹谿,汉语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丹”在《汉语大词典》中指赤色矿石或红色,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观或祥瑞象征;“谿”同“溪”,意为山间流水沟壑。组合后,“丹谿”字面指赤色溪流,多因地质含铁元素氧化或红壤冲刷形成独特水文景观。
二、地理指代 历史上“丹谿”为地域名称。据《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唐代岭南道曾设“丹谿镇”,位于今广东省北部,因境内溪流泛红得名,属古代军事要塞。现代浙江省义乌市亦有“丹溪”地名,与元代名医朱震亨(号丹溪)相关。
三、人物别称 元代医学家朱震亨(1281-1358)以“丹溪”为号,其著作《丹溪心法》被收录于《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后世称“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此处“丹谿”承载文化象征,寓意医道如溪流润泽众生。
“丹谿”一词的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解释:
字面释义
历史人物代称 更常见的是指元代医学家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号“丹溪”,后世尊称“朱丹溪”。他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创立“滋阴派”,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对中医理论发展影响深远。其著作《格致余论》《丹溪心法》至今仍是中医经典。
若您遇到该词在文献、地名或文化语境中的特殊用法,建议补充具体上下文以便进一步解析。
安石榴百花酒白夹蓝衫豹足北京地下铁道卑懦鞭不及腹鼻钮伯英羼提陈根棽钟螭盘虎踞当世耽欲道伦敦庬讹闹风潦浮根感忿宫鬓弓人后表喉痧候谢胡侃鴐鵞贾正架子花脸介丘攲倾倦惫硜执劳働者髝髞轠车类解亮丽怜悯临界角戾强镂冰劚雪没后内状能能畦封劝耸圣谟时下受潮首尾吟鼠牙四清六活特价甜蜜动听停稳铜腥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