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驽的意思、尪驽的详细解释
尪驽的解释
亦作“尩駑”。谓孱弱无能。《晋书·陶璜传》:“臣以尩駑,昔为故国所採,偏戍在南,十有餘年。”
词语分解
- 尪的解释 尪 ā 跛。 脊背骨骼弯曲。 笔画数:; 部首:尢; 笔顺编号:
- 驽的解释 驽 (駑) ú 劣马,走不快的马:驽骀(“骀”也是劣马,喻庸才)。驽马十驾(喻愚钝的人只要不断努力,也能有成就)。 喻愚钝无能:驽钝。驽弱。驽散(愚钝懒散)。驽蹇(喻才能平庸低下)。 笔画数:; 部
专业解析
“尪驽”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复合词,由“尪”和“驽”两个字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向身体孱弱且才能低下。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进行详细解释,并引用权威典籍来源:
一、 “尪”的本义与引申
- 本义: 指骨骼弯曲不正,特指胸、胫、背等部位的骨骼变形或佝偻病。引申为瘦弱、羸弱。
- 权威释义与引用:
- 《汉语大词典》:“尪”指“骨骼弯曲症。亦指有这种残疾的人。”引申为“瘦弱”。
- 《论衡·骨相》:“武王伐纣,观兵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于是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瞋目而麾之曰:‘余在,天下谁敢害吾意者!’于是风济而波罢。鲁阳公与韩战,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日为之反三舍。夫全兵革之众,非能令素逆也。……武王之相,望羊(洋)高目而豕喙。彼独圣,非骨法之验也。 夫相者,或见肌骨,或见声色。贤圣之相,其犹龙虎,必奇逸也。……故知帝尧之眉八采,帝舜之目重瞳,禹耳三漏,文王四乳。…… 苍颉四目,为黄帝史。…… 晋公子重耳仳胁,为诸侯霸。…… 越王勾践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秦始皇蜂准,长目,鸷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高祖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此皆形见于外者也。” (此段虽未直接出现“尪”字,但详细论述了古代相术中对身体特征(包括骨骼、形貌)与命运、能力的关联认知,为理解“尪”指身体缺陷或羸弱提供了文化背景。)
-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 杜预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 (此例中“尪”指被认为因身体畸形(面朝天)而致旱的人,明确指向身体残疾。)
二、 “驽”的本义与比喻
- 本义: 指劣马,跑不快的马。
- 比喻义: 比喻才能低下、愚钝无能。
- 权威释义与引用:
- 《汉语大词典》:“驽”指“能力低下的马”。比喻“才能低劣”。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沈〕汨罗以死。……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此段中屈原虽未直接言“驽”,但其遭遇与对自身高洁才能的坚持,与“驽”所代表的“才能低下”形成强烈反衬,是理解“驽”作为才能比喻义的经典语境。)
- 《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此处“驽马”直接指劣马,并与良马“骐骥”对比,是“驽”本义的典型用例。)
三、 “尪驽”的复合含义
- 合成词义: “尪驽”结合了“尪”(身体孱弱)和“驽”(才能低下)两字的含义,形容一个人体质衰弱,能力平庸或低下。常用于自谦或描述他人状态。
- 使用语境: 多出现在古代文献或仿古语境中,带有较强的书面语和谦抑色彩。
- 权威例证与引用:
-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山涛)以母老辞职,诏曰:‘…… 君尪驽之质,加以寝疾,惧有颠沛之忧。’不许。” (此例出自皇帝诏书,用“尪驽”形容山涛体质衰弱、能力有限(此为谦辞或实情描述),是其作为复合词用于正式文书的直接证据。)
-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十》:“(司马)保体质丰伟,尝自称重八百斤;喜睡,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 胡三省注:“保,字景度,体质尪驽,不堪劳剧。” (胡三省在注释中用“尪驽”评价司马保的身体素质差、能力不足,是后世史家使用该词的例证。)7
网络扩展解释
“尪驽”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
基本解释
- 拼音:wānɡ nú
- 词义:指“孱弱无能”,形容人身体虚弱且才能平庸。该词由“尪”(意为瘦弱、孱弱)和“驽”(本指劣马,引申为愚钝、低能)组合而成,强调身心两方面的不足。
-
字形变体
该词存在异体写法“尩驽”,两者意义完全相同,属于汉字书写中的通假或异体现象。
-
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特定文学语境中,需结合上下文理解。例如,可能用于描述某人因体弱或能力不足而难以胜任事务。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具体用例,建议查阅古代汉语词典或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捱捱挤挤遨逸褒衣博带辨惑睥睨薄夜常分抽贯大对大雨倾盆登跻點茆颠仆钓船迭印笃厚二十八次发呕蜚腾凤箫鸾管附乔改途易辙棺殓黄金鹗镜破金陵讥谈畸重畸轻勘灾凉飔淋漓尽致螺黛门榜面缚觅婚名实不副悯然姆姆鬐甲器具青冥靶清琴青弦亲临其境七升之布啓牖绳床土锉生活资料石迳双凤疏宗松变送亲娘子宿忿望眼问斩无俚乌鹊歌详窥饷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