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简傲的意思、简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简傲的解释

亦作“ 简慠 ”。高傲;傲慢。《三国志·蜀志·简雍传》:“性简傲跌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而婆罗门居然简傲,垂帷以对,终不面谈。”《新唐书·杨凭传》:“性简慠,接下脱略,人多怨之。”《明史·文苑传三·李攀龙》:“宾客造门,率谢不见,大吏至,亦然,以是得简傲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简傲”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简”和“傲”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为人处世态度简慢高傲,常带有对他人轻忽或不屑的意味。以下从词典角度分述:

  1. 释义与语素分析

    “简”本义为竹简,引申为“简略、不周到”;“傲”指“傲慢、轻视”。二者组合后,《汉语大词典》定义为“高傲;傲慢”,强调因态度随意而显露出对旁人的不尊重。

  2. 语境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描述文人或士大夫的性情。例如《晋书·王献之传》记载:“(献之)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简傲若不可得而亲。” 此处指王献之虽举止庄重,但性格孤高难以亲近。

  3. 近义词辨析

    与“傲慢”相比,“简傲”更侧重因不拘礼节而表现的高傲,如《世说新语》评嵇康“简傲不群”;而“骄矜”则强调因自满产生的傲慢,语义侧重点不同。

  4. 文化内涵

    古代部分文人将“简傲”视为超脱世俗的特质。如陶渊明《饮酒》诗“傲然自足,抱朴含真”,但此语境中“傲”偏向于对世俗规则的不妥协,与贬义的“简傲”存在微妙差异。

引用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3. 《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4. 《陶渊明集校注》(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简傲”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iǎn ào,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人的言行态度简单而高傲,不拘小节,不屑与庸俗之人为伍。该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能带有褒贬色彩:


详细解释

  1. 词源与构成

    • “简”指简单、不拘小节;“傲”意为高傲、清高。组合后既可能体现超凡脱俗的品格,也可能暗含傲慢轻蔑的态度。
    • 异体写法为“简慠”,如《新唐书》记载杨凭“性简慠”。
  2. 使用场景

    • 褒义:多用于形容文人、艺术家等超凡脱俗的气质,如杜甫“不拘小节,简傲放达”。
    • 贬义:描述待人接物时的傲慢态度,如《明史》中李攀龙因谢客被批“得简傲声”。

例句参考

  1. 褒义用法

    • “他的作品简傲绝俗,充满独立精神。”
    • 杜甫与田夫野老交往,“简傲放达”却心怀悲悯。
  2. 贬义用法

    • 杨凭因“简慠”招致他人怨恨。
    • 婆罗门“垂帷以对,终不面谈”,显简傲之态。

近义与反义词


注意事项

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褒贬。例如“简傲绝俗”多用于褒扬独立品格,而单独使用“简傲”可能隐含批评。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三国志》《新唐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叶箱班迎不管一二斥除酬愿點破颠陨冻馁敦谕夺职烦拏肥遗風起雲蒸负命公团孤高贺元回施简彝嘉峪关解头稽论静窥迥判缉谐闚闪哭踊库贮揽蔓老八辈子厘革露水夫妻旅歌慢黩面光拗开巧僞青炜侵陵亲疎肉里眼鋭骑三三五五牲犊师子吼刷扮说来话长暑去寒来丝线竦秀谈僧体候推次图例误用絃徽现状小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