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簡傲的意思、簡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簡傲的解釋

亦作“ 簡慠 ”。高傲;傲慢。《三國志·蜀志·簡雍傳》:“性簡傲跌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而婆羅門居然簡傲,垂帷以對,終不面談。”《新唐書·楊憑傳》:“性簡慠,接下脫略,人多怨之。”《明史·文苑傳三·李攀龍》:“賓客造門,率謝不見,大吏至,亦然,以是得簡傲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簡傲”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簡”和“傲”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為人處世态度簡慢高傲,常帶有對他人輕忽或不屑的意味。以下從詞典角度分述:

  1. 釋義與語素分析

    “簡”本義為竹簡,引申為“簡略、不周到”;“傲”指“傲慢、輕視”。二者組合後,《漢語大詞典》定義為“高傲;傲慢”,強調因态度隨意而顯露出對旁人的不尊重。

  2. 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描述文人或士大夫的性情。例如《晉書·王獻之傳》記載:“(獻之)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簡傲若不可得而親。” 此處指王獻之雖舉止莊重,但性格孤高難以親近。

  3. 近義詞辨析

    與“傲慢”相比,“簡傲”更側重因不拘禮節而表現的高傲,如《世說新語》評嵇康“簡傲不群”;而“驕矜”則強調因自滿産生的傲慢,語義側重點不同。

  4. 文化内涵

    古代部分文人将“簡傲”視為超脫世俗的特質。如陶淵明《飲酒》詩“傲然自足,抱樸含真”,但此語境中“傲”偏向于對世俗規則的不妥協,與貶義的“簡傲”存在微妙差異。

引用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3. 《世說新語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4. 《陶淵明集校注》(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簡傲”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jiǎn ào,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人的言行态度簡單而高傲,不拘小節,不屑與庸俗之人為伍。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能帶有褒貶色彩:


詳細解釋

  1. 詞源與構成

    • “簡”指簡單、不拘小節;“傲”意為高傲、清高。組合後既可能體現超凡脫俗的品格,也可能暗含傲慢輕蔑的态度。
    • 異體寫法為“簡慠”,如《新唐書》記載楊憑“性簡慠”。
  2. 使用場景

    • 褒義:多用于形容文人、藝術家等超凡脫俗的氣質,如杜甫“不拘小節,簡傲放達”。
    • 貶義:描述待人接物時的傲慢态度,如《明史》中李攀龍因謝客被批“得簡傲聲”。

例句參考

  1. 褒義用法

    • “他的作品簡傲絕俗,充滿獨立精神。”
    • 杜甫與田夫野老交往,“簡傲放達”卻心懷悲憫。
  2. 貶義用法

    • 楊憑因“簡慠”招緻他人怨恨。
    • 婆羅門“垂帷以對,終不面談”,顯簡傲之态。

近義與反義詞


注意事項

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褒貶。例如“簡傲絕俗”多用于褒揚獨立品格,而單獨使用“簡傲”可能隱含批評。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三國志》《新唐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八鸾拔營辨章並後布絮拆爛污闡弘朝山辰參誠直重審抽子吹綸絮盜例到時候奠安讀灋噁嗪發末豐昌鳳頭腹婚官命觀遊話夜回執胡蘆笙火籠獎賞賤價焦悶籍産警士九辯聯步兩界會子潋潋鱗差柳公權買關節免疫學冥密内禅徘回潑油救火竅理輕畢渠犂任數認族儒儒神公特殊教育恬惰逷聽遠聞箨質宛結衛魚文官匣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