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簡慠 ”。高傲;傲慢。《三國志·蜀志·簡雍傳》:“性簡傲跌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而婆羅門居然簡傲,垂帷以對,終不面談。”《新唐書·楊憑傳》:“性簡慠,接下脫略,人多怨之。”《明史·文苑傳三·李攀龍》:“賓客造門,率謝不見,大吏至,亦然,以是得簡傲聲。”
“簡傲”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jiǎn ào,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指人的言行态度簡單而高傲,不拘小節,不屑與庸俗之人為伍。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能帶有褒貶色彩:
詞源與構成
使用場景
褒義用法
貶義用法
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褒貶。例如“簡傲絕俗”多用于褒揚獨立品格,而單獨使用“簡傲”可能隱含批評。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三國志》《新唐書》等文獻。
《簡傲》這個詞指某人言行簡單而高傲自負。形容他人态度驕慢,對自己态度簡單粗暴,不願向他人低頭。
《簡傲》由部首“立”和“人”組成。
部首“立”表示站立、傲慢,為5畫。
部首“人”表示人,為2畫。
《簡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字林》一書。它形容一個人言談舉止本質上簡單,但卻特别傲慢自負。
《簡傲》的繁體字為「簡傲」。
在古時候,漢字“簡”可以寫作“簡”,表示寫得簡練。漢字“傲”可以寫作“驕”,表示自信傲慢。
他平日裡不修邊幅,言談簡單,但對他人總是顯得很傲慢自大,真是個典型的《簡傲》。
與《簡傲》相關的組詞有:簡單、傲慢、自負、高傲。
與《簡傲》近義的詞語有:驕傲、自大、傲慢。
與《簡傲》反義的詞語有:謙虛、低調、謙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