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尽记载。《公羊传·成公八年》“録 伯姬 也” 汉 何休 注:“ 伯姬 守节,逮火而死,贤,故详録其礼,所以殊於众女。”《汉书·东方朔传赞》:“而后世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著之 朔 ,故详録焉。”《旧唐书·职官志二》:“其十五日详録典正,辞理兼举,为文史之最。”
“详録”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áng lù,其核心含义为“详尽记载”。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析:
词义本质
指对事件、人物或信息的全面且细致的记录,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例如《旧唐书》用“详録典正”形容文史记录的最高标准。
语源与用例
如需进一步考据,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相关条目。
《详录》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详细记录的意思。它用来形容对事物或事件进行详尽记录的行为或过程。
《详录》的拆分部首是“言”和“殳”,其中“言”是左边的部首,表示与语言相关的事物,而“殳”是右边的部首,表示殴打、攻击的意思。根据汉字拆分规则,可以将这两个部首单独拆分出来。
《详录》的总笔画数为12个。
《详录》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作为一种对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进行详细记录的手段。它常常在官方机构或历史文献中使用。
在繁体字中,《详录》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详录》这个词,古人常常使用龙飞凤舞、结构复杂的写法。例如,将“详”字写得更加繁琐,而“录”字则更加装饰华丽。这种写法在古代文献中可以见到。
1. 他用《详录》的方式记述了这次重要会议的每一个细节。
2. 这本《详录》记录了每一位皇帝的举措和政策。
3. 学者们通过研读历史上的《详录》,了解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1. 详细:形容事物或情况的详尽程度。
2. 记录:记录事物或事件的过程。
3. 文献:指保存下来的有关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文件等。
1. 详细记载:详尽地记录某事物或事件。
2. 详述:详细地叙述某个事情或观点。
3. 详尽:对事物或知识全面而详细的了解。
1. 简述:简略地叙述某个事情或观点。
2. 简洁: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事物或情况。
3. 粗略:对事物或情况只做简单的描述或概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