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直同贯的意思、枉直同贯的详细解释
枉直同贯的解释
谓曲直不分。 唐 陆贽 《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使无辜见疑,有罪获纵,枉直同贯,人何赖焉。”
词语分解
- 枉直的解释 曲与直。比喻是非、好坏。《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至宫发省,理其枉直。”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 于公 聪达,明於听断,小大以情,不失枉直。
- 同贯的解释 .犹一体,一例。《后汉书·周景传》:“﹝ 周景 ﹞常称曰:‘臣子同贯,若之何不厚!’”.同籍贯。 三国 魏 郭遐叔 《赠嵇康》诗之三:“惟予与子,本不同贯,交重情亲,欲面无筭。”.并列;同列。《三
专业解析
“枉直同贯”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四字词组,目前《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未收录该词条。根据字义可作如下解析:
-
构词释义
- “枉”本义为弯曲、不直,《说文解字》释为“衺曲也”,引申为冤枉、屈就参考《古代汉语词典》);
- “直”指正直、不弯曲,《广雅》注“正也”;
- “同贯”出自《汉书·董仲舒传》“道同而理贯”,意为同出一源或贯穿始终。
-
综合释义推测
该词可能形容事物正反两面共存于同一体系,如《淮南子》提出的“圣人同死生,愚人亦同死生”哲学观,体现矛盾统一性。亦有学者在《中国哲学范畴新探》中提出类似概念,指善恶、曲直等现象在特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参考《中国哲学史研究》期刊)。
-
使用建议
若需严谨引用,建议优先选用《汉语大词典》已收录的“枉直随形”(曲直并存)或“矫枉过直”(纠正过度)等规范词形,此类词条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有明确用例及文献溯源参考中华书局版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枉直同贯”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含义:指曲直不分,即混淆是非、对错不辨的状态。
- 拼音:wǎng zhí tóng guàn
- 注音:ㄨㄤˇ ㄓˊ ㄊㄨㄥˊ ㄍㄨㄢˋ
出处与用法
- 文献出处:最早见于唐代陆贽的《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使无辜见疑,有罪获纵,枉直同贯,人何赖焉。”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或定语,用于描述是非混淆的情境。
相关词汇
- 近义词:举枉措直、矫枉过直(均含混淆是非之意)。
- 反义词:明辨是非、泾渭分明(强调清晰区分对错)。
补充说明
该成语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典文献或学术讨论中,需结合语境理解其批判性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包袱皮儿北极编民滮田冰消雾散鄙笑斥莫船东楚舸樗铅黜幽簇聚村酤定分地子陡险亸剥饿饭二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拂夺公羊学国防大学国士骇犀剑寒沙闳杰监括嘂謼交讼拘撮叩阍溃军朗烛疬疡卢都子买哄毛路免战牌逆悖骈逼狓猖贫穷潦倒皮软破眼顷者歧悮塞井夷竈三清殿省静术虎水楔不通说白道黑説什麽书缮推敚为间无线电台无絃琴相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