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莽 时所铸钱币名。亦泛指货币。《汉书·王莽传下》:“是岁,罢大小钱,更行货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直货钱二十五。货钱径一寸,重五銖,枚直一。两品并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若乃 张敏 之断轻侮, 郭躬 之议擅诛, 程晓 之驳校事, 司马芝 之议货钱……事实允当,可谓达议体矣。”
“货钱”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货钱(拼音:huò qián)指王莽时期铸造的钱币名,也泛指货币。这一概念源自新朝王莽的货币改革,据《汉书·王莽传下》记载,当时废止旧币后推行“货布”与“货钱”两种新币,其中货钱直径一寸、重五铢,一枚价值等同于旧币一铢。
货钱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反映了王莽时期的经济改革尝试。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形制或流通背景,可查阅《汉书》等史料来源。
《货钱》是指用于交易、购买货物的金钱。在商业交易中,买卖双方所交换的货物与货币就是“货钱”。
《货钱》这个词的部首是贝(贝贝)和钅(金字旁),其中贝部表示与财富有关的东西,钅部表示与金钱有关。它的总笔画数为11画。
《货钱》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最早,经商贸易时,人们使用实物来进行交换,例如粮食、布匹等,后来逐渐发展出以金属币为代表的货币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用金属币更加方便,于是就诞生了“货钱”这个词。
《货钱》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貨錢」。
古时候对于《货钱》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仍保留了类似的意思和形状,例如:「貨錢」、「貨幰」。
1.他为了买下那辆汽车,不惜付出了大量的货钱。
2.我赚了一笔钱,可以购买自己心仪的货物。
1.货币
2.货物
3.货价
4.钱袋
1.金钱
2.财富
3.资金
4.款项
1.贫穷
2.负债
3.亏损
4.债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