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ad vivid travels or look at pictures;dream of travelling while in bed] 指欣赏山水画、游记、图片等代替游览
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宋史·宗炳传》
满壁江山作卧游。——倪瓒《顾仲贽见访》
谓欣赏山水画以代游览。后亦指看内容生动的游记、图片或记录影片等。《宋书·宗炳传》:“有疾还 江陵 ,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偏覩,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於室。” 元 倪瓒 《顾仲贽来闻徐生病差》诗:“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入卧游。” 清 纳兰性德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词:“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
“卧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概念,其含义可结合历史典故与现代延伸进行解释:
该词最早源于南朝画家宗炳的典故。据《宋史·宗炳传》记载(),宗炳晚年因病无法远行,便将所游历的山水绘于居室墙壁,通过“澄怀观道,卧以游之”的方式实现精神漫游。这种以画代游的形式,开创了中国文人“足不出户而神游千里”的审美传统。
当代衍生出两层新意:
历史上有多部以“卧游”命名的经典,如宋代《潇湘卧游图》(现存东京国立博物馆),明代《江南卧游册》等,体现该概念对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
文人卧游的审美理想可抽象为: $$ text{卧游} = frac{text{山水意境}}{text{物理距离}} times text{心灵感知} $$
如需更详细的古典文献引证或相关画作解析,可查阅《宋书·宗炳传》或历代画论典籍。
《卧游》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在卧床的状态下游玩,指通过想象、幻想或阅读书籍等方式,在床上进行心灵旅行。
《卧游》的部首是“臣”,总共有9画。
《卧游》是由中国文字所组成,源自于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它没有繁体字形式,因为在繁体字体系中,“卧”和“游”的写法与简体一样。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多次变革。然而,对于《卧游》这个词来说,其写法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卧游”两个字的组合。
1. 昨晚我太兴奋了,因为我卧游到了一个美丽的国家。
2. 在病中,他的想象力让他能够卧游到遥远的地方,忘却了痛苦。
卧床、卧室、卧铺、卧榻、卧薪尝胆
臆游、臆想、幻游
实际游、现实旅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