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纳揆的意思、纳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纳揆的解释

任用百官。语出《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宋书·恩倖传·徐爰》:“天飞虽王德所至,终陟固有资田跃,神宗始於俾乂,上日兆於纳揆。”《隋书·高祖纪下》:“登庸纳揆之时,草昧经纶之日,丹诚大节,心尽帝图,茂绩殊勋,力宣王府。”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纳揆”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搜索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1. 基本释义
    “纳揆”意为任用百官,源自《尚书·舜典》中的“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其中“纳”指接纳、选拔,“揆”指管理、准则,合起来表示帝王选拔并管理官员的行为。

  2. 字义分解

    • 纳:包含接受(如“采纳”)、纳入(如“纳税”)等含义,引申为选拔人才。
    • 揆:本义为度量、管理,后引申为宰相职位或治国准则(如“百揆”指百官)。
  3. 文献出处与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代典籍,如《宋书》提到“神宗始於俾乂,上日兆於纳揆”,《隋书》记载“登庸纳揆之时,草昧经纶之日”,均用于描述帝王治理国家的举措。

  4. 其他引申含义
    部分网络释义提到“纳揆”可指登基称帝或科举中选,但这类用法在传统文献中较少见,可能是现代引申或特定语境下的解释。

  5. 总结与应用
    “纳揆”属文言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中。若需引用,建议结合《尚书》等经典文献的原始语境。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舜典》《隋书》等原文,或参考权威古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纳揆》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纳揆》是一个中文词语,意思是计算、预测。它常用于描述人们根据事实和经验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对未来进行推测和预计。

拆分部首和笔画

《纳揆》拆分为纟和手两个部首。

纟是用来表示与纺织有关的部首,像线、绳、织等字都可以在它下面找到。

手表示手部的部首,像掌、握、按等字都可以在它下面找到。

《纳揆》一词一共包含12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纳揆》一词的来源较为晦涩,不太容易查考到具体的出处。

繁体字《納揆》与简体字《纳揆》的拼写相似,繁体字更常用于台湾和香港地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存在一定的变迁和演变。《纳揆》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

不过,具体的古代写法需要参考古代文献和研究资料,才能进行准确的描述。当前一般使用的是现代标准汉字写法。

例句

1. 我们需要纳揆未来的趋势,为业务的发展做好准备。

2. 经济学家们使用各种数据和模型来纳揆市场的动向。

3. 他凭借睿智的纳揆,成功地避免了许多风险。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纳闷、纳凉、纳新

近义词:预测、推测、估计

反义词:知己、待测、突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