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本末源流的意思、本末源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本末源流的解释

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本末源流"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哲学意蕴的复合词,由"本末"与"源流"两个核心概念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解释,"本"指草木的根部,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或主体;"末"指树梢,代指次要部分或表象;"源"即水源,喻指事物的起源;"流"指水流,象征发展过程。

该词组的深层含义包含三个维度:

  1. 本体论层面:强调事物的本质属性与表象特征的关系,《朱子语类》记载朱熹言"明本末源流,方见义理精微",主张探究事物本质需先辨明主次关系。
  2. 方法论层面: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强调学术研究需追溯起源与发展脉络。
  3. 实践论层面: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指出,词义演变研究必须"考其本原,察其流变",体现语言研究的系统性原则。

该词汇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承领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如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将其列为理解传统思想的基础方法论,要求学生在文献研究中"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中国哲学史教学大纲》,2023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本末源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běn mò yuán liú,主要用于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和先后关系。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成语出处

最早出自战国时期荀子的《荀子·富国》:

“十年之后,年谷复孰,而陈积有余。是无他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意为:禹、汤虽历经水旱灾害,但因懂得治国需分清主次和先后,最终实现粮食丰裕。


用法与示例

  1. 语法功能:多作主语或宾语,用于描述事物的渊源和结局。
  2. 示例:
    宋代陈亮在《与韩无咎尚书》中提到:“本朝二百年之间,学问文章、政事术业,各有家法,其本末源流,班班可考。”

延伸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荀子·富国》或宋代陈亮的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靶台本利不值材难逞虐城湍春台翠樽存据颠乱东廧鲂鱼赪尾伏雌扶苏复议公使团管见闺德滚动轴承还元大品坚定不移家长作风基构惊呀军产婪婪劳窘遴材令草躏藉笼圈马蓼贸首之雠面光明鋭牡铜能否浓醪骈田强买强卖敲山震虎清塘取覆仁育扫地出门盛世守钱虏属句踏龙尾踏莎瞳孔剸行土伯特危栏五谷精矹硉享祭小眠西帝惜毫厘失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