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踏龙尾的意思、踏龙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踏龙尾的解释

亦作“蹋龙尾”。 龙尾 是 唐 代朝堂 含元殿 侧的走道,踏龙尾谓行走 龙尾道 上。意谓受到皇帝器重,而居显要之职位。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 终南 晓望蹋 龙尾 ,倚天更觉青巉巉。” 廖莹中 注:“《贾公谈録》:‘ 唐 龙尾 道在 含元殿 侧。’ 白乐天 诗云:‘步登 龙尾道 ,却望 终南山 。’” 钱仲联 集释引 李上交 《近事会元》:“ 含元殿 侧有 龙尾道 ,自平阶至地,凡詰曲七转。由 丹凤门 北望,宛如龙尾下垂於地焉。” 宋 王廷珪 《李仲孙佩轩》诗:“步趍踏 龙尾 ,鏘然中音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踏龙尾”的词义解释,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需结合文献和权威来源综合判断:

  1. 主流含义(历史典故)
    该词源于唐代朝堂建筑结构。龙尾道是含元殿侧方的走道,因从丹凤门北望形似龙尾下垂而得名。官员行走于龙尾道,象征受皇帝器重、身居要职。例如:

    • 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中“终南晓望蹋龙尾”一句,即以“踏龙尾”暗喻显赫地位;
    • 白居易诗“步登龙尾道,却望终南山”也印证了其与宫廷权力的关联。
  2. 另一解释(比喻义)
    少数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踩到龙的尾巴”,比喻触怒权贵而招致祸患。但此说法缺乏明确的历史文献佐证,可能为现代衍生义或误传。

建议参考:以唐代历史背景的释义为主流,相关文献记载详实且权威性较高。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近事会元》《贾公谈録》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踏龙尾

“踏龙尾”是一个成语,意思指逆来顺受,谦虚退让。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是:足(⻊)部首,龙(⺇)部首,共8个笔画。

这个成语的来源有一些传说和典故。其中一个典故是指南针发明之前,人们航海靠着观察天象来判断方向,偶尔会有天空中出现一条龙,船员觉得踏到了龙的尾巴,表示幸运,因为龙是祥瑞之物。后来逐渐引申为能遇到好运的机遇,也可以用来形容顺水推舟,遇事不强求。

在繁体字中,“踏龙尾”是以「踏龍尾」的形式出现。

根据古代汉字写法,可以将“踏龙尾”写作「踏竜尾」。这里使用了更加传统的写法,竜是指传说中的祥瑞动物龙。

以下是两个例句:

1. 他在工作中总是能踏龙尾,运气真好。

2. 在竞争中,我们要学会逆来顺受,脚踏实地,永不止步。

一些与“踏龙尾”有关的组词包括:踏实、踏浪前进、踏雪寻梅等。近义词可以有顺水推舟、遇事不强求等。反义词可以有勇往直前、奋发向前等。

别人正在浏览...

爱钱如命霸陵醉尉北珠材铺苍神城市居民迟到触蹈村酤黕烟岛夷斗量车载椟食负途槁荐閤儿骾直过忧鹤沙环抱户枢不朽鉴证惊见骇闻金机籍牌巨盗崛峍口出不逊魁刚魁能浪子廉印李官临难不顾犁舌狱盲干麋弊墨痕难乎为情鸟迹书婗子霶润切向力七羽荣椽若尔纔恰生碑生而知之沈茂是凡霜采竖夫死求百赖颂偈同忧屠诛无群无行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