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栏。 唐 李商隐 《北楼》诗:“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宋 陈鉴之 《暮登蓬莱阁》诗:“危栏散湮鬱,已暮亦登临。”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予自 正德 甲戌,年甫十六,学作乐府商调,以写春怨,尚记首一闕云:‘……倚危栏,又看三月景,杳然不见多情。’”
“危栏”一词的含义可从字面与引申两个层面理解,具体如下:
字面含义
指高处的栏杆,常见于古诗词中,形容高耸或陡峭的栏杆。例如李商隐《北楼》中“轻命倚危栏”即描绘倚靠高楼栏杆的情景。
引申含义
比喻处于危险的边缘或境地,强调人或事物面临潜在风险的状态,常用于警示安全或描述危机。
字面使用场景
古代文人常用“危栏”渲染高处凭栏的意境,如宋代陈鉴之《暮登蓬莱阁》的“危栏散湮鬱”,通过“高栏”体现登临的孤寂与壮阔。
比喻使用场景
现代语境中,多借“危栏”暗喻接近危险界限,如“企业资金链如倚危栏”,形容濒临崩溃的财务状况。
“危栏”兼具具体与抽象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在文学赏析中侧重字面义,而在日常表达或警示性语境中则倾向比喻义。
《危栏》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栏杆不稳固、有危险的状况。
《危栏》这个字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为“卩”和“木”。在简化字中,该字有10画。
《危栏》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危险”和“栏杆”两个词。在繁体字中,该字的写法为「危欄」。
在古时候,汉字《危栏》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是由部首组成,表示相同的意思。
1. 整个校园的危栏都被修复了,不再有安全隐患。
2. 这个建筑的阳台上没有危栏,很容易有事故发生。
3. 我不敢靠近那个危栏,生怕会掉下去。
危险、危机、栏杆、栏目、安全、修复等。
危险、风险、不稳定、不安全等。
安全、稳固、牢固、可靠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