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扶苏的意思、扶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扶苏的解释

亦作“ 扶胥 ”。1.树名。《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毛 传:“扶苏,扶胥,小木也。” 马瑞辰 通释:“《释木》:‘辅,小木。’小木即木之名。 钱大昕 曰:‘扶、辅声义皆相近,长言为扶苏,急言为辅。’其説是也……胥、疏、苏叠韵,古通用。”

(2).古代兵车上的藩盾。《周礼·夏官·司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 汉 郑玄 注:“藩盾,盾可以藩卫者,如今之扶苏与?” 孙诒让 正义:“云今之扶苏者…… 惠士奇 云:‘苏与胥古文通,故扶苏一作扶胥,盖 秦 汉 间语, 周 之藩盾也。建之乘车,以蔽左右;军旅会同,前后拒守,在车两藩,故曰藩盾。’”《六韬·军用》:“凡用兵之大数,将甲士万人,法用武卫大扶胥三十六乘……武翼大櫓矛戟扶胥七十二具。”

(3).扶助。《黄庭内景经·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 南朝 梁 陶弘景 《华阳颂》:“重离儻或似,七元乃扶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扶苏是汉语中兼具植物学与历史人物双重含义的复合词。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扶苏”最早见于先秦典籍《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此处“扶”指树木枝条四布,“苏”为苏醒、萌发之意,合称形容枝叶繁茂的小树,汉典(www.zdic.net)引《说文解字》注其本义为“小木散叶”。

作为历史人物专称,扶苏(前241-前210)特指秦始皇长子。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其名取自《诗经》中“扶苏”意象,寄托着“辅佐苏醒万民”的政治期望。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考证其名蕴含“扶持复苏”的治国理念,与秦朝严苛法制形成思想对照。

该词现代汉语中主要保留历史人物指代功能,《汉语大词典》将其列为独立词条,释义为“秦代公子名”,强调其作为政治悲剧符号的文化记忆。在语言学层面,“扶苏”构成汉语专名双音节化的早期范例,印证了先秦汉语词汇从单字向复合词演变的过程。

网络扩展解释

“扶苏”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历史人物:秦始皇长子

扶苏(前241年—前210年),嬴姓,秦始皇长子,常称“公子扶苏”。其名源自《诗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意为枝叶茂盛的树木,寄托了秦始皇对其成为明君的期望。


二、汉语词语释义

  1. 植物名
    指枝叶繁茂的小树,出自《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2. 古代兵车部件
    指兵车上的藩盾(防御武器),见于《周礼》注解。
  3. 动词“扶助”
    古汉语中通“扶胥”,表扶持、帮助之意。

三、成语引申义

“扶苏”在《左传》典故中引申为“培养有才华的年轻人”。例如孔子扶持鲁国公子扶苏的故事,强调对人才的发掘与栽培。


四、文化寓意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语言、文化等多维度解释,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方面,可参考对应来源的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百端交集白幡百漏船白食报路变危为安摒挡常寐谗子蚩蚩氓爨室二见方明坛发鲜肥猪封阶丰巨丐颉赶麪杖功德圆满公家人骨挝脸猴蒜欢故宦海风波帍裱诙谈溅污贱值竭尽心力继躅狷独亢烈克罗地亚克勉拉人蚂蟥钉迈当麦饭蛮暴眇然庙庭鸣鹿密然南华真经棚寮前轨褰帏罄宇乳柱生孽申擢石锛苕帚听真威胁汙宫鰕骇先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