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贪小失大。《新唐书·魏元忠传》:“盖忘大体之臣,恐賚勋庸,竭府库,留意锥刀,以为益国,所谓惜毫釐失千里者也。”
“惜毫厘失千里”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指因过分计较或疏忽微小的细节,导致重大损失,强调贪小失大的后果。
该成语通过对比“毫厘”与“千里”的量级差异,生动揭示了细节与全局的辩证关系,警示人们需平衡局部与整体,避免过度纠结微小得失。
《惜毫厘失千里》是一个成语,意为对事物细微差别加以重视,以防止可能带来巨大损失。
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毛和厂,笔画总数为15画。
《惜毫厘失千里》这个成语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大致是说,有一个人爱惜他的头发和脸上的胡须毛,一天不肯修整,结果变成了一个祸患。由此引申出对细微之处重视的含义。
这个成语的繁体字为「惜毫釐失千里」。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这个成语的形式可能会稍有不同。具体的写法需要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和文献来确定。
1. 他善于观察,对于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惜毫厘失千里,从而保证工作的质量。
2. 这个企业非常重视产品的细微差别,因为他们深信惜毫厘失千里的原则。
1. 惜: 惜时、惜福、惜物
2. 毫: 毫不犹豫、毫无保留、毫无疑问
3. 厘: 千厘一发、厘清问题、分毫厘
4. 失: 失去、失落、失信
5. 千里: 千里迢迢、千里之行、千里马
细微差别、毫不容忍、分毫不爽
大意、放之四海而皆准、马虎从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