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华胥的意思、华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华胥的解释

(1).人名。传说是 伏羲氏 的母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瓠河 又左逕 雷泽 北,其泽藪在 大成阳县 故城西北十餘里,昔 华胥 履大跡处也。” 唐 司马贞 《补<史记·三皇本纪>》:“ 太皥 庖牺氏 ……母曰 华胥 ,履大人迹於 雷泽 ,而生 庖牺 於 成纪 。” 庖牺 ,即 伏羲 。

(2).《列子·黄帝》:“﹝ 黄帝 ﹞昼寝,而梦游於 华胥氏 之国。 华胥氏 之国在 弇州 之西, 台州 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 黄帝 既寤,怡然自得。”后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或作梦境的代称。 宋 王安石 《书定林院窗》诗之一:“竹鷄呼我出 华胥 ,起灭篝灯拥燎炉。” 清 黄遵宪 《寄怀左子兴领事》诗:“十载勋名辅英簜,一家安乐寄 华胥 。”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四处都是愁城?何处是 华胥 国境?几次想,仰我三尺长剑,令我魂儿飞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华胥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渊源的名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神话传说中的理想国度

指中国上古传说中一个高度理想化的国度。该词最早见于《列子·黄帝篇》,记载黄帝曾梦游华胥国,见其国民“无嗜欲,自然而已”,无贵贱之分,无生死之忧,是道家思想中“无为而治”的理想社会原型。后世常用“华胥梦”“华胥境”代指梦境或虚幻的乐土。

来源:《列子·黄帝》(战国·列御寇)

二、伏羲与女娲之母的氏族名

指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母亲所属的氏族。《史记·补三皇本纪》载:“华胥氏履巨人迹,感而生伏羲。”华胥氏被视为上古母系氏族首领,其名演变为地名(今陕西蓝田有华胥镇),后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符号。

来源:

  1. 《史记·补三皇本纪》(唐·司马贞)
  2. 《路史·后纪一》(宋·罗泌)

文化影响

“华胥”承载着华夏民族对文明起源的集体记忆,既是哲学层面的乌托邦意象,也是血缘谱系的图腾符号。其双重内涵在历代文献、诗词中被反复引用,如《拾遗记》称“庖牺(伏羲)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印证了神话与历史的交融。

来源:《拾遗记·春皇庖牺》(东晋·王嘉)

网络扩展解释

“华胥”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历史、神话和文献记载综合分析:

  1. 人物身份
    华胥是中国上古传说中母系氏族社会的杰出首领,被尊为伏羲和女娲的母亲,也是炎帝、黄帝的直系远祖,因此被誉为“中华始祖母”。据《列子·黄帝》等典籍记载,她生活在陕西蓝田华胥镇,通过“履雷神脚印”感应受孕,繁衍了华夏文明的重要先祖。

  2. 理想国象征
    在《列子·黄帝》中,华胥氏之国被描述为一个“无帅长、无嗜欲”的安乐和平之境,黄帝曾梦游此地。后世因此将“华胥”引申为理想社会或梦境的代称。

  3. 字源解析
    从词义看,“华”象征繁盛美丽(源自对火光的崇拜),“胥”意为“齐备、皆优”,组合后表达对品德与外貌兼具的赞美。这一命名反映了古代先民对领袖的美好寄望。

  4. 文化影响
    华胥氏被视为华夏文明的本源,其部落服饰“华服”被认为是汉服长袍的起源之一。她的传说也体现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历史痕迹。

  5. 文献记载特点
    需注意,关于华胥的记载多源自神话传说,且不同文献存在细节差异。例如《水经注》提到她“履大迹处”的雷泽地理位置,而《搜狗百科》则强调其部落属性。这类差异反映了历史演变的层累特征。

别人正在浏览...

被辞变面边心表里山河避灶不恰好采衞惨鸷刻覈触纶椿龄大老母得失参半递毁恩山义海发展心理学飞叉涪湛馆伴祼献轨程横草不拿,竖草不拈幻巧昏姻护墙板简策骄慢镜目决胜车科网裂巴烈火干柴历历在目零夷马表谩諕美论欺殆请诉全灶胠笈扔弃人身自由软答剌山溪十二辰饰玩四称思妇私取素牀檀弓陶洽桃杙停滞托旧妥怗魏阙先时咸腥徙木